JK法师:中国远祖如何教导后裔(4)

“行笃敬”,笃是笃实,实实在在,恭恭敬敬。所以我们的行为要实在,言行要一致,不能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你在这个社会上谁敢相信你,谁愿意跟你往来。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你细心观察,他有一个跟一般人不


  “行笃敬”,笃是笃实,实实在在,恭恭敬敬。所以我们的行为要实在,言行要一致,不能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你在这个社会上谁敢相信你,谁愿意跟你往来。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你细心观察,他有一个跟一般人不一样的,言行一致。如果言忠信,行笃敬,这个人是圣贤君子,绝对不会做恶事。

  后面讲的这四句,就是前面两句的批注,第一个“惩忿”,不能发脾气。修身最重要的,常常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以最怕的是瞋恚。忿是忿怒,最伤身体。“窒欲”,窒是控制。你是凡夫,当然有欲望,欲望一定要控制,这一句就是佛家讲的“不贪”。贪瞋痴是三毒,你看看祖宗教我们的,惩也是克制的意思,你要克制自己的瞋恚,你要克制自己的贪欲。这个东西不但是伤德,也伤身体,人身体奇奇怪怪的毛病与这个都有关系。三毒烦恼,现在人讲病毒,这是最严重的病毒,你里面有这样的毒,外面稍稍有一点感染,你的病就发作了。“迁善,改过”就是佛家面讲的断恶修善,改过是断恶,迁善就是修善,断恶修善这是“不痴”。只有愚痴的人他做不到,他不懂,他也不知道自己有过失,愚痴到极处。聪明人、有智慧的人天天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是什么?反省。反省里头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的过失,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过失,有过失赶紧改过来,明天不要再犯,那叫真忏悔,忏悔不是形式。这是早年我学佛的时候,我二十六岁,章嘉大师教我的。佛家非常重视忏悔,忏悔不重形式,忏悔最重要的是改过自新,这叫真忏悔。不是在佛前面祷告,那个没用处的,这是“修身”最高的指导原则。

  第二条“处事”,处事是什么?办事,也就是你的工作,无论哪个工作,甚至于很小、琐碎的事情,洒扫应对,小事情也是事。不论大事小事,你要懂得处事的原则,“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个在翻译上也遇到困难,为什么会有困难?你没有学过,你不懂得什么叫道,什么叫义。正其谊,这个“谊”跟义理的“义”是一个意思,可以通用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们处事、办事要以道义为原则,决定不为私利,不图有功。

  我跟李老师十年,老师常常教我,办事,我们讲经也是办事,所谓是如来事业。出了家,在家也行,发心出来讲经弘法,这干的是如来家业,如来家的事业。这个事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们发心干这个!这个教育是义务教育,没有利益的。老师教我们,“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永远要记住这句话。我们尽量减少自己过失,天天在反省,天天在改进,不图有功,但求无过,就是与道义相应。我们所讲的东西合情合理,合情就是契机,合理就契理,契机契理就好,真正能够帮助人觉悟,上等的。不能帮助人觉悟,要能够警惕人,使他有警觉,能够远恶近善,我们不能讲断恶,他断不了恶,距离恶远一点,距离善近一点,那就好,这个对他就有真正的好处。

  所以只问是否合乎道义,决不考虑是不是对自己有利。如果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可能就要做坏事了,这个做的不善业,要看你的影响,如果影响的面很大,譬如在佛法里面讲,障碍圣贤教诲的工作;佛法讲的,障碍佛法的流通,这个罪过就不得了,这个罪过是阿鼻地狱的罪过。为了自己一点小小的利益,现在得利益,将来堕阿鼻地狱,得不偿失!影响的面愈大,影响的时间愈长,罪就愈重,不能不谨慎,不能不懂。我们做这个事情,义,道义就是应不应该做,先要想这一点。一切为社会、为众生、为正法久住,这是我们考虑的原则。

  如果对正法久住有利益,对一切众生有利益,对于社会的安定和平有利益,这个事情我们该做。但是该做,如果这个社会上有阻力,我们佛法讲缘不成熟,它有障碍。甚至于国家有法令规章禁止你这么做法,你做不做?不能做。什么原因?佛在《菩萨戒经》里面教导我们“不犯国制”,佛弟子决定不违背国家的法律。为什么?国家禁止不准你这个活动,那个业是他负,他负这个责任。我们有心做,我们的功德就圆满,不要做就圆满了。《楞严经》上佛说的,“发意圆成,圆满功德”。为什么?缘不足。但是你要晓得,这个地方缘不足,别的地方可能有缘,不一定要在这个地方做,哪里有缘哪里去,随缘而不攀缘,决定遵守法令规章。

  《梵网经》上教导我们,“不作国贼”,贼是什么?贼是伤害、盗窃,这个意思就是,决定不可以做伤害国家社会的事情,决定不能做,不作国贼。“不谤国主”,各级领导人他做得再不好,破坏正法,毁灭正法,不可以毁谤。用什么方法?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默摈”;默摈就是不说话,不毁谤也不赞叹,这叫默摈。世尊当年在世就是这样做给我们看的,我们要向他学习,哪个地方有缘到那里去。不能说这个地方没有缘,你一定要做,那你是不知时务,你完全违背佛陀的教诲。什么地方有缘到什么地方去,这个地方缘将来成熟了,你再回来做,没有成熟决定不可以勉强。

  《璎珞戒经》里面佛教给我们,“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制就是国家的法律,决定不能够违犯,这是佛弟子。佛弟子给社会、给所有一切众生最好的印象,就是佛弟子守法。所以,不能破坏佛教的形象。事是好事情,但是你要是违背国家的法律,你是把佛教的形象破坏了:佛门弟子不守法律!这个罪过就不得了,伤害了整个佛教的形象,这不可以。你要晓得,在中国历史上,三武灭法大家都知道,那是国家下的命令,不要佛法,把佛法消灭,佛弟子遵守。底下一个帝王看到了,佛门弟子这样守法,守法是好事情、是好人。所以底下一个皇帝马上就又恢复了,佛教又复兴了。如果当时国家这样的制止,佛弟子起反抗,底下的帝王看到这个样子,永远不会让佛教发展。为什么?佛教徒不守法,佛教徒扰乱社会,佛教,不可以要它! 你看看,你不能忍一时,你就把整个佛法法身慧命毁灭掉了,你要不要负责任?这些地方你有没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过?古圣先贤、祖师大德往往在逆境里头,示现的忍辱负重,那都是教育,都是教导我们的。看看中国的佛教史,世界佛教史,几千年来,佛教徒从来没有搞过动乱,从来没有搞过战争。这是今天大家都公认的,佛陀的教导是和平的。办事的原则一定要懂得。

  第三“接物”,接物就是待人。我们是社会动物,不能离开人群,跟一切人接触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非常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愿意别人对我,我就不应该对别人,这是重要的原则。西方宗教经典里面,这句话是反过来说的,他说己所欲,我自己喜欢的、想要的,我要应该对待别人。话是一样的,一个意思,东西方宗教的创教人、经典都是这样教人。这句话的范围非常广大,我不希望别人毁谤我,我不可以毁谤别人;我不希望别人侮辱我,我不可以侮辱别人;我不希望别人造谣伤害我,我不可以造谣伤害别人。这是举几个例子。所以,凡事自己要细心去想想,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待别人,或者是想想人家这样对我,我愿不愿意接受;我不愿意接受,这个念头不能动,这话不能说,这个事就不能做,这就对了。总而言之,我不愿意别人伤害我,我是决定不能伤害别人。因果上讲这是合乎原则的,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一定受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小到个人,大至家庭,你的事业,甚至于社会国家,总不能脱离因果的定律,所以古人常讲,种善因得善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