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是法身大士,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即是无相的法身。因此礼拜的真实含义不是拜某种宝像,而是归依的意思。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即是归依十方三宝,归依十方三宝,即是真归依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的化身,凡夫是不认识的,因此无法礼拜化身。报身在十万亿国土之外的净土,凡夫礼拜观音报身更不可能。 《普贤行愿品》说:“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凡夫既不能像普贤菩萨那样于观音化身或报身前现身礼拜,又不能像普贤菩萨那样清净自己的身语意业。凡夫所能做的是以不清净的身业礼拜种种宝像,这种礼拜的功德是不真实不圆满的。 根据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的具足德ben愿(魏译):仰靠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则能圆满“礼拜观世音菩萨”的功德。 具足德ben愿说:“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若,不取正觉。”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的人,就是属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具足德ben愿的意思是念佛人在闻信受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当下,就圆满了一切菩萨行的功德。根据《普贤行愿品》,“礼敬十方三世诸佛”就是菩萨行之一。“礼敬十方三世诸佛”包括“礼拜观世音菩萨”。 具足德ben愿在唐译《无量寿经》中为具诸善根愿。善因能生善果,能生善果的善因,叫善根。根据《普门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是“求子得子,求女得女”的善根。具诸善根愿的意思是,念佛人在闻信受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当下,就具备一切善根,即具备了求子得子的善根、求女得女的善根、求长寿得长寿的善根,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的善根。 供养的种类多。根据《普贤行愿品·广修供养章》,供养有财供养,还有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等法供养。无财人不能修财供养,无德人不能修利益众生供养。根据“普门”二字推断,供养观世音菩萨中的供养不是财供养,而是如说修行供养。“说”是教导之意,包括言教和身教。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是完全顺从观世音菩萨的教导。 《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说:“故我(观音菩萨)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又《普门品》亦讲述了观音遍十方国土,现种种身,说法度众生。由此可知,观音菩萨的教导涉及无量无边法门。即只有广修无量法门,才能圆满供养观世音菩萨。普通凡夫是难以做到广修无量法门。 根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住定供养愿,仰靠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能成就供养无量诸佛。供养无量诸佛,等于听从诸佛教导,广修无量法门。广修无量法门,等于圆满供养观世音菩萨。 正面直接修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功德难以圆满。而通过仰靠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途径,间接地修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功德容易圆满。因此,应当舍难以圆满之行,应取容易圆满之行,即舍难取易。许多大雄宝殿的佛像后面供奉有观音宝像,这样的供奉方式也形象地诠释了舍难取易这个法义。据说观音道场普陀山的正大门是关闭的,这一建筑特点也形象地表明这一法义,这或许是偶然的巧合,或许是大师的有意安排。观音菩萨在《普门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也明示了这一法义。 《普门品》全文写了观音菩萨的两个动作:其一是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的供养。其二是把无尽意菩萨的供养,分作二份,分别供养了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塔。 观音菩萨是忍力具足的大菩萨,他的动作不是普普通通的动作,是庄严的菩萨行,是对众生的身教,是对法义的明示。即供养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塔,就是真实供养观音菩萨。 释迦牟尼佛和多宝如来共同宣说的就是《法华经》,信受奉行《法华经》就是真实供养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塔。 《法华经》讲述了佛弟子应当勤修无上佛道,立志成佛。又讲述了世尊授记诸大弟子和学无学二千人,供养无量诸佛后,当得作佛。供养无量诸佛就是信受奉行《法华经》。 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就是顺从十方诸佛的教导。顺从十方诸佛的教导就是供养无量诸佛。根据阿弥陀佛的住定供养愿,闻信受持阿弥陀佛名号,则能成就供养无量诸佛。 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就是成就供养观世音菩萨。 因此,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的真实含义是归依三宝,如说修行。归依三宝,如说修行就是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 信受奉行《佛说阿弥陀经》,就是要下定决心,从今以后,毕此一生,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要下定决心,从今以后毕此一生,自己念佛的同时,也要随缘奉劝他人念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