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念佛,JK法师

  摘自JK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要解【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其数甚多。故云诸。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居。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剎网所不能例。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前面所说的,阿罗汉、菩萨,可以说那都是很晚才往生的,早往生的已经证得补处。这些人是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因是菩萨,菩萨地位最高的,‘故云上’,所以称为上善。这就说得很清楚,上善是指补处菩萨,补处以下称为善人,不称上善,上善是专称补处菩萨。‘其数甚多,故云诸’,前面那个数是无量无边。这一段文,我们要特别留意。《要解》实实在在说,把西方极乐世界真实的状况都给我们介绍出来,我们对西方世界事实、道理、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有不愿意往生之理?

  ‘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居’,我们带业往生去的,是生凡圣同居土。‘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这是看我们一般,像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里也是凡圣同居土,但是状况跟西方极乐世界相差太远了。“实圣”,实是真实,真实的圣者,他过去这个有漏业还没有断干净,所以他住在我们这个世间。像一些阿罗汉证到初果之后,天上人间还七次往来。为什么要七次往来到人间?他有漏业没断干净。见惑断干净了,思惑没断干净,他一定要来,我们跟他在一起,叫凡圣同居。‘权圣’,权是权巧方便,像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地藏菩萨,久远劫已经成佛,他是示现的,也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跟我们住在一起。像法照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大权示现。《慈悲三昧水忏》里面讲的,迦诺迦尊者是一位阿罗汉,他的道场在四川,悟达国师跟他有缘见到了。大圣竹林寺文殊菩萨,法照跟他有缘见到了,没有缘的人见不到。而且法照见文殊就见一次,第二次想见就见不到,不是常常见,不是想见就见。法照禅师离开竹林寺的时候,一路上做记号,下一次来的时候不要忘记。路一转弯他就做记号,这一做记号,回头一看,菩萨道场没有了,一片荒山。才知道这个凡圣同居,要不是特殊的因缘见不到,哪里像西方世界这些菩萨天天见面,想见就见。

  ‘至实圣灰身’,实圣,这些阿罗汉,他们修行圆满,烦恼断尽了,灰身灭智,他超越了三界,不跟你同居。‘权圣机尽’,这是大菩萨们示现的同居,是为了接引众生。接引众生有特殊对象,像文殊要度法照,现大圣竹林寺,现这个道场。他看到有一万多菩萨听文殊菩萨讲经,文殊菩萨将五会念佛的方法传给他之后,就没有了,再见不到,机尽!‘便升沉硕异’,就离开了,再见不到了。‘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我们这个世间,凡圣同居是这么一个样子,这是暂同,不是天天同,不是究竟同。

  ‘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我们在《高僧传》、《居士传》里,确实见了不少人,见到佛、见到菩萨、见到罗汉,但是缘只有一次,第二次再也见不到了。这就是缘的问题,真正这一生很幸运,有这个殊胜的缘分,跟菩萨、罗汉见一面,非常希有难逢!

  ‘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前面所说的,佛不在世了,像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我们见到菩萨、罗汉。这个地方是说,释迦牟尼当年在世的时候,菩萨多、阿罗汉多,佛的弟子常随众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人统统都是大阿罗汉。菩萨、罗汉虽多,要跟人民来做个比例,那还是少数,人民多。据经典里面所说,以舍卫大城做例子,经上讲舍卫大城,释迦牟尼佛在世,那是一个很大的都市,有十万人口,释迦牟尼佛在那里讲经说法很多年。在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城里面,当然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亲近释迦牟尼佛的人,就是认识释迦牟尼佛,曾经听他讲过一次、两次经的有三万人,三分之一;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闻过法,也有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三分之一,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地方有个释迦牟尼佛。这是当时的状况。纵然菩萨、罗汉那么多,没有缘的人是更多,所以说“不能遍满国土”。释迦牟尼佛这是一千多人,那还是少数,所以是“如珍如瑞”,非常希有,非常宝贵;“如众星微尘”,圣人像众星,凡夫人民像微尘一样,不能比!

  ‘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这个话说得真正是一点都不错。圣人所办的,他办什么事?说实在话,这些大圣他们所办的是求生极乐世界、劝导一切众生念佛往生,他们办这个事情。凡夫办的是什么?天天在办六道轮回。办的不同,差得太远了,一个是希望这一生当中圆成佛道,一个还在迷惑懵懂。我们再看西方极乐世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