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阿鞞跋致-不退转

念佛,JK法师

  摘自JK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阿鞞跋致’,这是印度话,梵文音译,下面说出这一句话的定义,‘此云不退’,翻成中国意思是不退,不退转。不退有三种:‘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凡圣的差别,凡夫决定生死轮回,圣人决定不堕轮回,凡圣差别在这个地方。小乘初果须陀洹断八十八品见惑,就叫入圣流,他这个位次就不退了。所以他不会堕三恶道,虽然没有出三界,他只是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在天上人间都修行,七次往返这么长时间修行,证阿罗汉果,出了三界。这叫做位不退,小乘初果、圆教初信是这个地位。‘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第二种是行不退,“行”是菩萨行。恒度生,不堕二乘地。小乘人愿力小,不能够普度众生。换句话说,他度众生要跟他有缘,没有缘他不会主动去帮助人,不像大乘菩萨。大乘菩萨,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过,“作众生不请之友”;换句话说,他帮助众生是主动的,众生没有找他,他去找这些众生,这是菩萨。小乘人不会找人,你找他可以,他不找你;大乘菩萨主动要找众生。“行不退”是绝对不会退到小乘去当自了汉、不肯度众生。‘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念不退,这是最高的,这是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念不退是法身大士。“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也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一切种智”,海是个比喻,比喻它深,比喻它广大;也就是说,他心心都与如来果地上的一切种智相应。我们在三皈依里头,皈依佛,佛是觉而不迷,念念流入萨婆若海,那是道道地地的皈依佛;念念与如来果地的智慧相应,念念不迷。这是阿鞞跋致这个名词的解释。

  ‘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如果就我们娑婆世界的这个状况来说,藏教初果,通教见地,别教初住,圆教初信,名位不退。这是四教他们修行到这个地位,位不退了,这就入圣流。所以圆教是初信,别教是初住,别教初住等于圆教的初信。这四个地位是相等的,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个相等只是在断惑相等,就是断烦恼相等,智慧不相等。智慧,藏教初果比不上通教见地,通教见地比不上别教初住,别教初住比不上圆教初信,所以智慧功德不一样,那是不等的。只讲断惑相等,这个断惑统统都是断八十八品见惑,见思烦恼断尽了,所以叫位不退。“通教菩萨”,诸位看这个地方,藏教阿罗汉就没有了,“别教十回向,圆教十信,名行不退”。所以,行不退没有藏教。再看念不退,“别初地”,通教也没有了,通教有菩萨也有佛,通教佛也没有了,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这个地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叫做“念不退”。四教,你一看就知道,就清楚了。统统是断惑相等,智慧功德那完全不相等,圆教初住比别教初地超出太多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