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凡事之本在修身

学佛,JK法师

  出自JK法师《华严经讲记》

  【或名刺。】

  这‘刺’也是苦谛的别名,我们听到这句话就能感触到它是从比喻上立名的。在我们自己本身,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经验,在不小心的时候被针刺刺伤了,尤其是这刺在肉里面没有拔出来,别看很小,非常痛苦。我自己这经验就有很多次,小时候我们生长在农村,农村的小朋友都是在野外游玩,野外里面一些植物,带刺的植物很多,所以常常被这刺刺伤。回来之后,母亲用针把这刺挑出来,总得要一两天才能够恢复。如果被蜜蜂的针刺蜇了,那就更麻烦,它带的有毒,还要去找医生,多半是用蜂蜜来解毒,这刺一定要挑出来。这是从比喻,刺未拔出来之前,苦!这属于苦谛,比喻好懂。

  更严重的“刺”是我们的言语、表态,古人常说“说的人无心,听的人有意”,所以口为祸福之门。我们的处事待人接物,态度言语比什么都重要!古时候读书人好一点,读书人,君子!他读圣贤书,有包容心,有意无意得罪他,他不会报复,不会跟你计较。如果是小人,那个麻烦就大了,小人记仇记恨,他一定要找机会来报复,这麻烦就大了。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事很多很多!世尊在经典里面教训我们,第一个是言语,儒家教人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其他都放在后面,可见得言语是非常非常重要!言语态度,在世间法里面你的事业有没有成就,这是关键的问题;在出世间法里头道业有没有成就,关键也在这地方。无意,这刺是伤人,刺伤,无意伤人都不可以有,何况有意?

  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劝导大众,既然学佛了,诸位在经典上常常念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想作佛,就是想成佛。什么叫成佛?成佛就是完全恢复性德,这是佛。菩萨呢?菩萨是随顺性德,从初发心到等觉随顺性德。如来果地上那是究竟圆满性德的流露。学佛从哪里学起?这不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佛教导我们这基础,根本的根本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通一切佛法,通大小乘、通宗通教、通显通密,都是在这上奠下根基的。我们要真正学习,希望这一生当中能有一点成就,不能不在这上下功夫,尤其是真正修道的人。

  你看看世尊给我们表演的,菩萨为我们表演的,祖师大德为我们表演的,功勋是别人,过失是自己。这是真正他在佛法上得了一点受用,他开了窍。罪过都是别人,功德都是自己,这是烦恼!这是自己有过失,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烦恼习气怎么能断得了?所以修道之前要见道。道没有见到,你怎么个修法?为什么说功勋都给别人,过失都是自己?只有自己知过才能改过,才能真正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功勋事业是大家靠群众力量来成就的,这事情做好当然是大家的功劳;你是领导人,你领导有方。如果样样功劳据为己有,过失统统都是别人,你就会变成孤家寡人,谁也不愿意帮你。

  古德说得好,无论世出世法“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真正有德行、有能力、有才干的人不会为你服务,气量太小了。时时刻刻能够推己及人,你能够得人心,天下有德行、有智慧、有才干的人都愿意为你服务,你怎么会不成就?古人讲得很好,“凡事之本在修身”。儒家常常教人,我自己身修了,一切大众都修了,表率,模范;我自己德行成立,你看你周边这些人的德行也成立了。“一成一切成”,那个一是什么?一是自己。所以古人“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今天讲世界和平,这事我也讲了不少了。这些年来,在这国际上帮助一些善心人士来祈求世界和平,世界和平从哪里学?从自己内心里头学。我内心摆不平,你怎么能帮助世界走向和平?内心平了,你的家一定和睦,家和万事兴。自己内心不平,就是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著,这个没有把它摆平,不但伤心也伤身。伤心伤身就是这里讲的苦圣谛,这就是“刺”。你忧虑的事情多,牵挂的事情多,烦恼的事情多,这对于身心健康是极大的破坏。学道人这道业的成绩在哪里?心平气和。处事用智慧不是用感情,要处大事,世出世间办大事,大公无私,哪一个不服你?你里面夹杂着私心就没有人服你了。古今中外同一个道理。

  我们一生做的这事业,你说大它不大,你说小也不小,我们就是到处讲经教学,也得要大公无私。我常说自私自利完全放下,名闻利养放下,物质享受放下,这就是六和敬里头“利和同均”。自己有福报的时候,这福报要让大家共享,要懂得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众生,这很快乐。到我们老了,身体衰弱了,自然有一些年轻人来帮助我们,那是因果报应。我愿意帮助老人,帮助残障人士,帮助穷苦的人们,这是种因,善因一定感召善果,这是一定的道理。种善因必得善果,一心一意就去种好因,不要去想果报。如果种的善因天天在计较着果报,那怎么?那就变成有漏的福报,这收获不大,是有限的。如果把你所修所作所为都忘掉了,没有放在心上,你所得的福就跟虚空法界一样大。

  我在讲经,以前我记得也说过好多次,我讲修布施,我们拿一块钱去布施这穷苦人,那个人是阿罗汉,他也拿一块钱去布施穷人,另外一个人是菩萨也拿一块钱去布施穷人。我们三个做的事情一样的,从拿出这布施的钱、财物也是平等的,福报不等。为什么不等?这心量不一样。菩萨所得的福,我们就没有办法想象,叫不可思议;阿罗汉所得的福,我们凡夫怎么比都比不上。所以事虽小得大福,特别是菩萨,菩萨明心见性了,一丝毫的善事他都称性,称性就遍虚空法界,称性就说不上大小,他不一样。凡夫修怎么修?他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换句话说,他得的福报都被这妄想、分别、执著范围住,他出不了这范围,所以他就很有限。这就是中国谚语里面所谓是“量大福大”,这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的意思,懂得的人不多。心量大修小福,他得的福报也大,为什么?他跟他心量平等。心量要是小,你修再大的福报,你得的果报还是小。你要明白这道理,你对于世间一切人事物的观察,你的心就平了,你不会起心动念,你也不会有分别执著了。真正把三世因果,四谛法就是讲因果,苦集,世间因果;灭道,出世间因果,这因果是通三世十方,你没有一样不清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