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消灾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业障(第一集)(5)

寿命,这是从小人家给我算命、看相,都说我活不到四十五岁,寿命到四十五就没有了,我今年八十三,超过袁了凡很多。这是真事情,不是假的。命里没有财富,现在财用自在,虽然没有,但是心想事成,想干什么都不缺钱

  寿命,这是从小人家给我算命、看相,都说我活不到四十五岁,寿命到四十五就没有了,我今年八十三,超过袁了凡很多。这是真事情,不是假的。命里没有财富,现在财用自在,虽然没有,但是心想事成,想干什么都不缺钱;没有求寿命,寿命也延长。法布施,聪明智慧增长,这个诸位可以从听我讲经里面感触到,你看我每年讲经,年年有进步。甚至於你要细听,月月都不一样,这个有喜乐,法喜充满。这就说明因果报应是真的,不是假的,六道轮回真有,不是假的。

  所以印光大师一生跟我们讲扎根教育,他是把因果摆在第一,有道理。为什么?我们看到古今有不少人,特别是在现前,有很多人确实开始真学佛,真的依教奉行。我们佛门有句谚语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就变质了;「学佛三年,佛化云烟」,就没有了。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不知道因果,没有在因果上奠定基础。如果一开头有很好的因果教育,我相信他始终不变,他就会有成就。不相信因果,学佛,你成为一个法师,成为一个大德居士,名闻利养会现前,这个时候如果你把持不住,很容易堕落。懂得因果,我们就想不是这一生,还有三途,来生怎么办?现前得一点受用,来生到阿鼻地狱,这是划不来的事情,这一定要清楚,决定不能干。

  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最好榜样,一生他老人家坚持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坚持到底,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名闻利养现前,五欲六尘现前,一定要知道《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在这里不能起贪瞋痴慢,你一起这个,就跟三恶道相应。贪的念头起来,饿鬼道;瞋恨念头起来,地狱道;愚痴,畜生道,这多可怕。所以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是好东西,佛法把这个东西称之为财色名食睡,叫地狱五条根。你在这里面起贪瞋痴慢,你决定堕地狱。这些东西在人的一生当中又不能不要,可是时时刻刻要警惕著适可而止,决定不贪,不可以执著,这就对了,这叫修行真实的功夫。

  财,尤其是十方的供养,十方供养给你做什么?给你做佛事的,不是给你享受的。什么叫佛事?佛事是觉悟众生。世间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无过於帮助众生觉悟。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他一生干什么?教学。我们用很冷静的思惟来观察他,他老人家一生,用现在的话来说,职业老师,他是这么个身分。三十岁开悟就开始教学,一直教到老人家圆寂,七十九岁。所以经典上记载的有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一生没有建寺庙,这我们要记住。可是他一生,他也很活泼,他并不固执,有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他们自己有别墅、有园林,请他在那边教学,他也很乐意,也接受。像竹林精舍、只树给孤独园都非常有名。他也在那里住了几年,在那边教学,可是教完之后,别的地方有缘他还是去,这个地方物归原主。我们现在讲,释迦牟尼佛接受使用权,不接受所有权,他使用几年不用了,物归原主,这是对的。表现在生活上非常活泼,令人尊敬,令人敬爱。释迦牟尼佛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教学非常成功。这是我们后人的典范,我们应当要这样学习。

  近代的,在中国,因为中国地理环境跟印度不一样,他们是热带,三衣一钵可以,在中国不行,中国有四季,那三衣在冬天不能御寒。中国这些祖师大德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特别是近代印光大师,因为他距离我们近。老人家圆寂是在抗战期间,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就是亲近印祖,净土是印祖传给他的。我跟他学习的时候,他非常谦虚,他说我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后怎么办?教我学印光大师,跟他老人家学,做印光大师的私淑弟子。所以我就认真读老人家的书,现在在台湾《印光大师全集》精装七册,非常好,流通量也很大,各个地方都很容易能得到,真是一部好书。

  而印祖一生最大的贡献,我认为就是他老人家提倡因果教育,这是近代所有法师跟他不一样的地方。我这个发现是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离开台湾到香港去讲经。那一次在香港住了四个月,一九七七年,讲《楞严经》。前面两个月住在九龙,倓虚老法师办的中华佛教图书馆,这里面收藏了很多印光大师弘化社出版的书。我才晓得印祖将所有一切供养的钱办了一个弘化社,就是佛经流通处。他们自己印书,自己有个印刷厂,印的书都非常好,校对很精确,看得很舒服。因为印祖是我们的祖师,老师是一再叮咛要学印光法师,所以看到弘化社的书特别的亲切。

  我拿到这些书首先看看版权页,版权页印的数量,发现有三种书,感到很惊讶,第一个是《了凡四训》,第二个是《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三个是《安士全书》。这三种书,每一版都是在一万册以上。一万册、二万册、三万册到五万册,他都这么印的。印了多少版?几十版!这三种书都是这样子。我把它几十版一加起来估计一下,超过三百万册。老人家是净宗一代祖师,印佛经没有这么大的数量,佛经的数量都很少,看印佛经的一版一千册、二千册。他这三样书,这一版开头就是一万册、二万册、三万册,这是怎么回事情?我想了两个星期,才想出大概因果教育重要。所以他用这个方法让我们后人警觉到。

  我回到台湾把这三种书,我也学印经,就印了五万册,跟祖师差得很远,印了五万册。那时候我印经也印得多,几乎所有的供养全部拿去印经,但是所印的都是一千册、二千册、三千册。这次这三种书在台湾就印了五万册,而且我每一种都讲一遍,至少讲一遍,有讲二、三遍的。因果教育重要,深信因果,决定没有邪思,决定没有邪念,为什么?果报不可思议。人有善心、有善念,来生一定好。尤其我们这一生终极的目标是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世尊为我们的教导,那个地方人都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常常想到,我们自己能不能修到上善?那上善的标准,印光大师可以说是近代一个最好的榜样。特别是这三种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要多读,要多讲,为什么?那是上善的标准。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违背因果教育,我们念佛决定得生。

  这个世间很苦,灾难很多,不值得留恋。如果在这个世间还起贪瞋痴慢,那就错了,违背了因果,给你带来的是灾难、是恶报,这又何必!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佛菩萨的教诲,祖宗的教诲,印光大师的教诲,扎根在《感应篇》上,在因果教育上,然后《弟子规》、《十善业》就踏实。如果没有因果,我们的《十善业道》跟《弟子规》修得再好,名闻利养现前,五欲六尘现前,会变节,你把持不住,那就是古人所讲的「义始利终」。开始的时候,你是有一股正义,到最后怎么样?最后还落在名闻利养里头,错!这是什么?这是缺乏因果教育,才会造成这种现象。所以我们不取,我们不能取义始而利终,我们必须有始有终。能够说是义始而以智终就好,智慧现前,不能够说是把名利来结束,这就错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