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十种治病

治病,JK法师

十种治病  (共一集)  2010/1/25  华严讲堂(节录自华严经12-17-2092集)  档名:29-158-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今天我们看「第二治地住」,还是从前面把经文念一遍:

  佛子。云何为菩萨治地住。此菩萨於诸众生发十种心。何者为十。所谓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心。师心。导师心。是为十。】

  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给我们解释,「十心,有其二义」,第一个意思是「於一一众生,各起十心」,这个起我们要特别注意,不是起心动念的起,为什么?初住菩萨就不起心、不动念,二住菩萨怎么会起心动念?这个起是自自然然的流露,自性性德的流露,不起心动念而起心。《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生就是生起。跟十法界的众生不一样,十法界的众生确实有起心动念。纵然十法界佛菩萨的果位,分别执著没有了,分别执著的习气也没有了,他还是起心动念。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他就提升,那就是初住菩萨,大乘教里面一般所谓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真的成佛了,不是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相似佛,不是真佛,这个生到一真法界,脱离十法界。所以此地讲的各起是性德自然流露。什么时候流露?有没有一定的时候?没有,无时不流露,无处不流露,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为什么?一一众生跟佛菩萨是一体,怎么会没有感应?没有感的时候,这十种心隐,不是没有,有,你没有感觉。有感他就显应,就很明显的加持你,这就是我们谚语当中常说的有求必应,道理在此地。

  第一个意思就是前面的意思,无时无处他不在,第二个意思是后面这个意思,有感就有应,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清凉大师为我们讲「八种众生」,这八种众生有感。感应有显感显应、有显感冥应、有冥感显应、冥感冥应四种不同。第一个,「於怨众生」,前面我们学过,还是要提一下,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冤亲债主。过去无量劫来一直到今生,我们对人、对物,物是一切有情众生,那讲十法界的,有意无意伤害他、得罪他,结下的怨。结下冤亲债主有多少?给你说老实话,数不清。几百个、几千个,少数,你不想不知道,你如果一想,佛家讲观照,你就会寒毛直竖,怎么这么多的冤亲债主。无量劫来,这时间太长,范围太广,我们不说过去,说这一生,这一生在眼前,你有意无意的你害了多少众生,蚊虫蚂蚁、蜎飞蠕动,你吃的这些众生,佛经上讲得清楚,你吃它八两你要还它半斤,它不甘心、不情愿。虽然是还债,它甘心情愿还吗?不甘心、不情愿,这种怨愈结愈深,果报就愈报愈惨烈,这都是事实真相。诸位如果留意探讨因果的理论与事实你就知道了,还敢跟人结怨吗?普贤菩萨教导我们,跟一切众生不要结怨,要结缘,结善缘、结法缘,那就对了。怎么个结法?随喜功德。怨跟缘就在一念,一念觉悟,跟众生结了好缘,一念错了,跟众生就结下冤仇,实在讲这个事情太微细、太可怕。

  修行,多少修行人,不是不修,真修,不是不想成就,真想成就,他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在这些很微细的地方疏忽了,真正是所谓粗心大意。六根对六尘境界,这六尘境界里面有很多是有情众生,现在我们学了《华严》,我们知道无情众生,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有灵性、都有见闻觉知、都有受想行识,我们会不会跟它结怨?会。怎么结?不尊重它。你想想,你要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人对你不尊重,你有什么感触?我们心里不高兴,心里有怨恨。你对树木花草不尊敬,树木花草对你有怨气,你对山河大地不恭敬,没有尊重心,山河大地对你不高兴,这无情。其实无情里头有有情,这个话怎么讲?我们在《华严经》里读到,树有树神,花有花神,草有草木神,草长得好好的,你从它身上走过,它高兴吗?所以佛家《戒经》里头有清净比丘不踏生草。草长得很好,不可以踩在它上面。这是什么?有道路,你要走路,你不能抄近,这里很近,草坪过去就是,不可以。除非什么?除非这里没有路,那是不得已。不得已还要合掌、诵经、念咒给它回向,对不起它,我不得已,必须从这里通过。我们有没有做这些事情?没做,没做就结怨了,这是什么?无意结怨,那个有意的麻烦更大。古时候出家人都在山上找个清净地方修行,就地砍几棵树搭个茅蓬,这些树神答不答应?当然答应,树神也乐意供养。佛说了,三天之前,你看中哪几棵树,要跟它诵经、念咒,请树神迁居。其实不是那个树有神,有鬼神依附在树木花草上,请他搬家,三天之后你再来砍它。如果没有做这些仪式你去砍它,这又结怨了。要是放火烧山,一次不知道跟多少生灵结下冤仇,树木花草被你烧了,这山里面许许多多小动物都死了,这个债能还得清吗?所以不想不知道,佛要不跟我们说我们也不知道,这经上一说明之后,我们想一想真可怕!

  一切生灵当中,人是最灵的,人为万物之灵,人的报复心比其他一切都要强,人要是受过圣贤教育他报复的心就化解,没有受过圣贤教育报复的心很强烈。所以大师在此地讲,「於怨众生,非直不念加报」,这是以直报怨,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不但没有报复的念头,还给他利益,还尽量去帮助他,这是以德报怨,更进一步了。佛法主张以德把过去的怨化解,现前决定不跟众生结冤仇。现前有人欺负我们、毁谤我们、侮辱我们,怎么办?受了,欢欢喜喜的接受,为什么?中国老祖宗教我们「反求诸己」,这个话对,这个话是真理。他为什么不毁谤他,他毁谤我?为什么不怨恨那个人,他来怨恨我?必有原因。所以反求诸己,原因不在外面,在自己,把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你就心开意解,这才能化解。过去生中;这个陌生人不认识,他为什么这种态度对我?是的,这一生当中不认识,可能前世结的怨,如果你能回到过去世你就恍然大悟。现在有一种很普通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回到过去,催眠,深度的催眠你能够回到过去,你跟这个人过去是什么关系搞清楚,你就明了了。真正有修行、有修养的人不需要知道过去,他也常常反省自己,不怪别人。反省自己是什么?也能找出来,那是我个人的烦恼习气。为什么别人用很不友善的眼光来看我一眼,我心里就起怨恨,错在哪?错在我自己,我接受了,我要不接受不就没事!他不善的眼光看别人一眼,我为什么不生气?看我,为什么会生气?还是自己修养功夫不到家,真正修养功夫到家的,他对我不友善,我对他很友善,笑笑,恭恭敬敬的对他致意,不就没事了!纵然过去不愉快的事情,就化解了。古人教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