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禅与净土(4)

“坐见本性是定”,本性是什么?这论里面说,“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就是不起心不动念,“定者对境无心,八方不能动”。所以禅跟定浅深高下太多太多!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各个功夫都不一样,到究竟圆满就一


  “坐见本性是定”,本性是什么?这论里面说,“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就是不起心不动念,“定者对境无心,八方不能动”。所以禅跟定浅深高下太多太多!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各个功夫都不一样,到究竟圆满就一样了;就像百川流入大海,那就一样了。没有到大海不一样,有浅深不相同,有人接近大海,有人跟大海很远。比如说长江有几千里,上海的水就很接近大海,武汉的水那就差很远,你再到四川那就更远,它有差别,入海就没有了,见性就没有了,没有见性的时候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这禅定很多,无量无边。这最浅的定,说老实话是世间禅定,还没有到真正禅定。

  八风吹不动,八风是什么?“利、衰、毁、誉”。利是利益,利衰是一对,毁是毁谤你,这个誉是荣誉,都是一对一对的,“称”是称赞,“讥”是讽刺你,“苦乐”,四对四种境界。四个顺境,利、誉、称、乐,这是顺境;衰、毁、讥、苦这是逆境。就是顺逆境界里头你都不动心,你都没有执着,这世间禅定。我们一般讲我们修养不错,顺境逆境他都不动心,这叫八风吹不动。如果见到利就想得到,你心动了;或者是中国古人讲的见利思义,看到利,我应不应该得到,应不应该要,起这个念头,还是没有离开分别执着,还是凡夫。利衰现前不动心,那才真正叫得定。毁誉不动心,别人毁谤你,别人赞叹你都不动心,称扬你、讽刺你也不动心;这讽刺现在一般讲羞辱,讥毁都属于是羞辱,不动心。苦乐是你的生活,物质生活是身,身有苦乐,心有忧喜,这都不动心。能够顺应自然,保持平常心,平就是平等,平等清净永远保持,这就是定。

  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讲,比这个讲得更好懂,能大师说“外离相叫禅,内不乱叫定。心不乱者是真定也,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凡夫成佛了。外离相就是外不受这些境界,你看八风是外面境界,不会被它干扰、不会被它所动,这是禅。内怎么样?内不起妄想分别执着,这是定。后面这个结论就没错,你得这样的定,虽是凡夫,已经入佛位。入佛位,我们通常讲证得佛果。佛果也有很多种,不是只有一个,阿罗汉是佛果,菩萨是佛果,菩萨还有五十一个阶级,阿罗汉有四果四向,统统都是果。果位有浅深高下的差别,统统叫入佛位,你已经进入佛的境界,你已经是到佛家里去了。虽入了佛家,还没有登堂入室。进了大门,它后头还有二门、三门,你还没进去,但是进大门。如果这个功夫没有,那学佛都在门外,没入门。

  没入门是凡夫,入门就是圣人。什么时候入门?小乘初果须陀洹入门了。你看入门的时候三不退里面他证了一个位不退,他绝对不会退到凡夫位,只有往上升,他不会退。在《华严经》大乘圆教,初入门第一个位置是初信位的菩萨,十信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是究竟圆满。你只要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你就入佛位,你就入门。初信位的菩萨,他断烦恼跟小乘须陀洹是相等的,八十八品见惑他断掉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八十八品见惑归纳起来五类,第一个是身见,不再执着这个身是自己;第二个是边见,边见是相对的,譬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们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天地万物都是对立,这个对立就是边见,我这是一边,你那是一边,这个念头没有了;第三类、第四类,我们中国人讲成见,就是你的主见,我以为要怎样怎样,成见很深。见取见,果上的成见,戒取见是因上的成见,因果,很执着;最后一个是邪见,不属于前面这四大类,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归到一类。这个统统没有了,才证得初果,在大乘里面,《华严》才入初信位的菩萨,你正式上了佛的学校,你是正式的学生,入佛位。

  佛常常教我们,随缘不要攀缘,这是训练我们对于八十八品见惑淡化。这个淡化有助于我们境界的提升,从凡夫位提升到圣人位,没有意见了。像我早年在新加坡,广洽法师给我讲弘一法师的故事。他们两个是好朋友,广洽法师是新加坡人,所以弘一法师到新加坡看他,住在他的小庙里头。他的小庙我去过,去过三次,广洽法师的小庙以前弘一法师住过,弘一法师到南洋访问的时候。他说他人实在太慈悲了,一点架子都没有,很好侍候,给什么吃,他没有挑剔。饭菜端来了,广洽法师嫌淡了、嫌咸了,他没有,他告诉广洽法师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他没有一样要挑剔的,没有。那我们知道他在没有学佛时,那个公子少爷的时候,那挑剔可厉害了,稍稍不如意决定不行,学佛到晚年到这种境界,你就晓得他学养的功夫多深!这就叫真的随缘,没有一样不好,样样都好,真的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自己心地清净平等觉。这就是因果上的成见,有成见就有挑剔,有成见,你心就不平,你心就不清净,道理在此地。所以小乘须陀洹心清净了,见解清净了。

  “禅那”也是印度话,外来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静虑,静就是定,虑就是慧。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慧均等的妙体,叫禅那。这定要比慧多,在学习当中昏沈,慧要比定多就显得浮躁,怎样把定慧调到均等,不昏沈,不浮躁,在这个状况之下能接受佛法、能悟入佛法,这很不容易。你说我们学教,我们听经,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讲能吸收,你能够悟入。

  为什么看经不开悟、听讲不开悟?古人为什么看经会开悟、听讲会开悟,为什么?就是他的定慧调到均等,我们不是定多就是慧多,不平等,所以一种昏沈,你没法子体会到;一种浮躁,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就是慧多定少,总是调不到均等。这东西好像开保险柜一样,号码一定要调得准确,差一点点都打不开,这个功夫我们是用念佛的方法来调理,能够意志精神都集中在佛号上,除佛号之外一切都能放下,这就比较容易调到均等。所以高明的老师,他教学的时候非常着重这桩事情,学生精神不能贯注,意志不能集中,他不教你。为什么?讲得再多都是废话,你听不进去。不是他不慈悲,不是他不讲,他不讲就是讲,他那个教学法是很特殊,非常管用。这些我们都要能懂,要能体会到。

  “佛法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这就是佛教导的原则。无漏,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没有烦恼才是真智慧。我们的聪明智慧里面都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夹杂着妄想分别执着的智慧,在佛法里面叫世智辩聪。世间智慧、世间的辩才、世间的聪明不是真智慧,真智慧里面没有烦恼。你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没有妄想分别执着,那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真实智慧。佛法就用禅定来修无漏智慧,就是恢复你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是这么个意思。这把佛法教学讲出来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