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然过去疏忽了,没有从根本上修学,现在补习还来得及。需要多少时间?我们的实验,汤池的老师两个月就完成了《弟子规》,《弟子规》完成了就完成了一半。所以我们想一年的时间,你把一切放下,一年当中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十善业道》,你有了根。有了根之后,然后记住《三字经》上说“教之道,贵以专”,学之道也要贵以专,一门深入。我过去跟方老师、跟章嘉大师、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习,都是一门,学两门老师不教,学一门。一门才能开智慧,两门你就有分别,你就要分心,学的东西愈多就愈杂。所以,麦大维教授邀请我到学校去办学,剑桥,我就告诉他,我要去的话,你们学校有很多框架,有很多课程,都要叫我去教,我说那是失败的教育,那个我不愿意做。我说你们跟学校商量,如果对我没有限制,对我完全采取开放,我的课程、我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干涉,我说我愿意。我到伦敦去设个学院,挂你们剑桥大学的招牌,我的学生培养成功了,你们颁发学位,这就行,我怎么教法你不要管我。 一门深入,我给他举个例子,譬如说教《论语》,他们很熟的,他说《论语》你怎么教法?我指定他参考书籍,他要有三个根,儒释道三个,不紮三个根他不是圣贤的基础,那就教不出来,入学条件就是三个根。然后一门,一门怎么教?你每天研究参考资料向我提出半小时的报告,每一天就是把《论语》讲半个钟点,讲你的学习心得,我听你半个小时。一部《论语》一天半个小时,大概四个月就学完了。学完怎么办?学第二遍,第二遍学完了学第三遍。十年,我的学制十年,学三十遍,三十遍十年你的心都在《论语》上,你不分心,就得定。这个方法就是戒律,因戒得定,他会得定。定,得定之后会开智慧,他智慧一开,他没有学到都贯通,都完全能触类旁通,全都通达了,那叫学问。十年之后,《论语》在世界上是一流的专家。我说我要搞这个教育,我不搞你们学校教育,我很乾脆告诉他,你们现在学校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我说我从伦敦回来之后就有这个念头,想搞这样一个学院,我说你来的正好,你们向学校商量,学校要同意,我在伦敦可以设个学院,挂学校招牌,我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2007年净宗弘法大会-中华文化的根(第二集) JK法师讲述 (第二集) 2007/12/14 新加坡博览中心第二厅 昨天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根,在当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有所成就,那就得认真干。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的认识,学佛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世尊在“净业三福”第一条,就是说明学佛不分大小乘,不分显密,也不分宗派,入门的条件是相同的。入门之后,你再去选择你所修学的科目,就好像念学校一样,入门的条件必须要有。入门条件,经上只是一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条件可以说,是古圣先贤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如果要修学几乎都是这么一个条件。 人不能不知道孝敬父母,如果说连父母都不孝敬,你还能成就什么?在中国古代的法律,这个法律我还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因为这个法律是民国二十几年才废除的。我小时候曾经听说过,虽然不很懂,知道有这么回事情,这个法律叫“亲权处分”。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老师有一次谈到这个问题,他就问我,他说你知不知道?我说我听说,有个模糊印象。什么叫“亲权处分”?亲就是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到法院去告你,我这个儿子不孝,你们把他枪毙。法院里面立刻就执刑,没有辩白的。为什么?你父母都不要你了,你还有资格在社会上做人吗?从前有这么一条法律,那个不孝的人他也还要收敛一些,也不可以明目张胆对付父母。父母是最爱子女的,我们一个人在这个世间,什么人对我们是真正的爱护?就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所以亲权处分在从前是最严重的。这个法律是民国二十几年废除了,废除之后,忤逆的子女就愈来愈多,社会的动乱也就随之向上提升,频率年年上升,问题也是年年严重,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不敬老师,你学不到东西。所以学东西,印光法师说得好,“一分诚敬”,这个诚敬是对老师,“你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你得十分利益”。所以在从前,教人孝顺父母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教学生要孝顺父母。而实际上,家庭要重视、懂得教育。昨天给诸位报告了,父母在怀孕的时候,那是胎教。一生下来,在婴儿的面前,言行举止都要守礼、都要端庄。让小孩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正面的,他怎么会不孝顺?但是他学会了,学会怎样对待父母,可是为什么要孝顺父母,这个道理他还不懂。到什么时候才能懂?大概到七、八岁之后,慢慢的智慧开了,这个时候老师要教他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同样他进学校了,父母要教他尊师重道。所以一个人成就,是父母跟老师一个很好的配合,把儿女教成。 这是中国传统的教学,可以说我们从文字记载,文字是黄帝开始发明的,大概距离现在有四千五百年,文字记载就很清楚了。文字没有发明之前,黄帝以前是神农氏,神农氏再往前推是伏羲氏,神农跟伏羲从文字上来看,可能他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族群。伏羲你想想这两个字的意思,应当是游牧民族,以打猎为生;神农那就定居下来了,以耕种为生。所以他是个族群,他不是一个人。这样的绵延至少有一千年,这到黄帝。黄帝的时候,中国社会雏型就形成了,有些政治制度,有教学。 学校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概略的分可以分为四种,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张、扩充,圣贤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所以离不开根。这个根教的是什么?根教伦理,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君臣就是今天社会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你一定要认识清楚。所有关系当中的核心是个爱,父子有亲,这个爱用在君臣上就叫义,君臣有义;用在夫妇上就是别;用在兄弟上,这是有序;用在朋友上,叫做信,全都是这个爱字的诠述。在不同的族群里头它是怎么个讲法,提醒你爱要怎么做法,如何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所以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以后在学校,学校老师就要讲道德,什么叫道?原来“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从五常再演变,说得更详细的,中国讲“八德”,八个科目。八德有两种讲法,我想很多同学都知道,八德古时候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人有个新的讲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个说法里面有重复的,有四个字重复,除掉四个重复的就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中国人必须要遵守的,你做人!这十二个字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家庭里面教这些,学校教这些,你在社会上也是学这些,乃至于圣贤的教诲也不离这个范围。所以,这十二个字规范了中国人的思想、理念、言行、举行,这是个和睦的民族,和睦的族群,延续到今天五千年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