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介绍(3)

《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说得好,念佛人最忌是夹杂。我们看许多修净土的人,早课念《 金刚经 》、念《 地藏 经》、念《 药师 经》、念《普门品》,念好多种,唯恐有一样没有念到,得罪了佛菩萨。其实,他真是挂一

  《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说得好,念佛人最忌是夹杂。我们看许多修净土的人,早课念《金刚经》、念《地藏经》、念《药师经》、念《普门品》,念好多种,唯恐有一样没有念到,得罪了佛菩萨。其实,他真是挂一漏万,得罪的佛菩萨太多了。为什么?《大藏经》没全念遍,顶多念十部、八部,《大藏经》里有三、四千部,你得罪多少人!又是要念经,又要念咒,又要做法会,还要说一些没要紧吉凶祸福的话,又搞神通,有些佛教徒还去练气功。这些都是夹杂。既夹杂则心不清净专一,往生难了。所以念佛一定要清净专一,心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只有一部《无量寿经》,或者是《阿弥陀经》。

  这些年来有很多同学来问我,希望一生往生,应该读些什么经典?我就告诉他们:上上根人只念一部《无量寿经》,或者是《阿弥陀经》,依靠一句阿弥陀佛,决定往生。如果觉得这一部还不够,还想多念一点,我就介绍他念净土五经。我最近编的《净土五经读本》,是有感于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本经,所以把《无量寿经》九种不同版本都印在一起。这个机缘是非常稀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有福报,有缘份,能看到《无量寿经》九种本子。这是上中根人。如果觉得还不够,可以再加上《净土十要》、《印光大师文钞》,这是下根人。如果还不够,还想多念一点,则希望这一生往生,就没指望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去不成了。同学们听了之后,愿意做那一等人呢?学大势至菩萨,‘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还了得吗!‘不假’是不需要藉任何一法门来帮助,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到明心见性。‘心开’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大势至菩萨教我们的方法。还要搞其他的干什么?

  莲池大师到晚年彻底大悟。他老人家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莲池大师晚年只有一部《阿弥陀经》,与一句佛号。他彻底放下了。这是真正觉悟,是我们的榜样。他老人家说的这几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晓得,但是真正能体会这两句话深义的人并不多。他要能体会,他一定跟莲池大师一样。

  我这两年也印《大藏经》赠送大陆各寺院团体。我自己则全是流通《无量寿经》。三、四年来,大概印了三十多万册,原因是我认识这一部经。从前摆在眼前不识货,现在才搞清楚,原来这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

  莲社已建于庐山。唐宋以前。净宗之盛。莫不以此经为宗尚也。宋元而降。古册散佚。十二译中。仅存五本。文词互有详略。义谛不无异同。初心学人。遍读为艰。仅持一译。莫窥奥旨。

  《无量寿经》在中国将近一千多年没有人提倡。净宗的经论,大家所依靠的就是《阿弥陀经》。《观经》虽然流通,讲的人少,读的人也少;依照《观经》修行的人,我还没听说过。净土宗这样重要的经典,为什么没有人宣扬?就是因为它翻译的本子太多。要是五种本子都合起来看,在过去的确相当不容易;如果单单看一个本子,意思不圆满。这是大经不能普遍流通的原因。

  在台湾,李炳南老居士一生弘扬净土,五种原译本他只看过两种,还有三种他没有见到过;四种会集本里面他看过三种,魏源居士的本子他没有见过。所以九种本子里面他总共只看过五种,还有四种一生当中没见到。

  道源老法师一生也是专弘净土,他老人家一生,九种本子里大概只看到四种,五种没有见到。其他不是专修专弘的,就可想而知了。确实遍读很难,因为没有单行本流通,要想读,除非是读《藏经》。现代人印的《藏经》字都很小,老法师、老居士年龄大,看起来很吃力,就不看了。也正为这个原因,我们将九种不同的本子,五种原译本、四种会集本合印在一起,让现在同修每一个人都有缘份,人手一册,这比古人幸运得多!古人一生遇不到,我们在这个时代完全收集到,福德因缘确实超过古人太多了。

  王龙舒居士是第一个作会集本,他会集的本子题名《大阿弥陀经》,有单行本流通,会集得很好。可是印光祖师对于王龙舒的本子,彭际清的本子,魏源的本子都有批评,可见会集本流通确实是不容易。他批评得很有道理,序文里有说明,诸位仔细看就明了了。会集不同于翻译,翻译里面用的词句自己可以斟酌;会集是别人翻译的,决定不能更改原文一字。这三位大德把原文字句更改了,改得比原译还要好,可是印祖很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在那里?他们的程度是不成问题的,是怕他们开这个例子,以后的人随便改经。譬如程度不够,看经上这一句不大好懂,我把它改几个字好懂。我改几句,你改几句,这个经传到后来,就完全变质了。所以此风不可长,此例不可开,这是印祖非常反对的原因。

  这一部经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也是个会集本。我得到这一部经是在民国四十八年,我亲近李老居士的第二年,刚刚出家。老师把他从前讲过的大经的眉注略解给我,我看了之后非常喜欢,带到台北就想开讲这部经。我最初十年讲经,每一次讲经都要向他老人家报告,当时李老师告诉我,说这部经现在你不可以讲。什么原因?因缘没成熟。他说你现在在佛教里面,声望地位都不够,这部经是会集本,是印光大师所反对的,你要讲,佛教界里一定有很多人批评。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把这一部经就放下了,讲《楞严》、讲《华严》。《华严经》讲了十七年,再开始讲这部经,没有人说闲话了。

  确实我的基础是从《楞严》、《华严》上奠立的。所以以后再读这部经,才有真正深刻地理解,极力来弘扬。虽然弘扬,在台湾、在海外只有我一个人讲。前年在美国华盛顿遇到黄念祖,他老人家也在讲,总算找到一个同志了,他欢喜,我也欢喜。我才晓得他在国内弘扬这部经,我在国外弘扬,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

  由此可知,经典不是不能会集。会集是决定应该的,就是不能改动原译的文字,这是很大的忌讳。其次,就是会集的时候,取舍是不是恰当,这是知见、是学问。如果说不该会集,第一个会集的人是王龙舒居士,《龙舒净土文》前面的画像,他是站著往生的。由此证明,会集是应当的。会集得妥善不妥善,那是另外一椿事情。由于前面三家会集本都有弊病,都不是尽善尽美,所以夏莲居居士这才发心重新再校对,重新来编排,做新的会集本,就是这本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