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文昌帝君阴骘文》所提到的造福修法(2)

第二句讲『创修寺院』。寺院称之为道场,我们要想一想它有没有「道」?有道才能算是个道场,如果没有道,那不能算是一个道 T诖说匚颐潜匦胍阉略旱谋纠疵婺孔鲆桓黾蚵缘慕樯埽缓蟛畔么葱匏略旱囊庖逵牍Φ隆

第二句讲『创修寺院』。寺院称之为道场,我们要想一想它有没有「道」?有道才能算是个道场,如果没有道,那不能算是一个道场。在此地我们必须要把寺院的本来面目做一个简略的介绍,然后才晓得创修寺院的意义与功德。

(此间省略若干段)

所以这两句是属於法布施,其功德真正是无量无边。当然「创建寺院」比前面「印造经文」要艰难得多。拿我们现在社会上经济来说,我们有几千块钱,一、二万块钱,就可以印送一、二种的经书给别人,如果建一座寺院,在目前来说,至少要在数百万之上,当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得到的。可是最重要的,我们建造寺院的目的何在?如果是为观光、为香火的收入,为个人的名闻利养,那就大可不必。如果是为了传道、弘道、修道,我们就应当去做。没有这个力量,没有这个福分,大的寺院不能建,可以建小茅蓬,三、五个志同道合的人,真正能够在一起进修,只要精进不退,忍辱有恆,必定会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復兴大乘佛教的一个开端,值得我们去做,如果我们有更大的力量当然更好。

佛陀的教育,在释迦牟尼佛当时,以及歷代主持这个教育,推广这个教育的,几乎都是政府、国家的事情,私人的力量确实是有限,所以佛陀在世,将护持佛法的责任委託给这些国王、大臣。这个教育对於国家、对於老百姓,如果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的教育,我们想想,古今中外这些帝王大臣怎么能够乐意的去接受?他之所以乐意去接受,是这个教育制度实在太好,真可说人间天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美满的教育制度,这样美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懂这个道理,彻底明瞭,真正的悟到,从哪裡做起?从我们本身做起。

我们求解,求正确而没有错误的理解,这是我们的学风。我们要实践,将佛陀的教训,经典裡面的理论、原则,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中,将它实践,使我们整个身心生活在真理裡面,真理变成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真理的显相,所谓理事一如、理事不二,这种教育的功能才圆满的达成。所以创建寺院正如同今天办学校一样,只要有毅力、有决心,有这个愿望,经上常说有愿必成,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中国过去有一人,武训,大家都晓得,他是乞丐的身分,贫贱到了极处,他有抱负、有弘愿,每天在外面求乞得来的那一点点钱,积少成多,积了几十年相当可观,他办了十几所学校。以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又没有生產能力的人,靠著乞食来维生,成就这样的壮举,真正是了不起。我们今天比起武训都要强得多,他能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肯做,我们没有这个抱负,没有这个眼光,所以我们一生空过了。人家以乞丐的身分而至圣贤的果位,这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人能至,我也要能至。所以这是创建寺院的意义、功德之所在,是为社会大眾培养传道、弘法的人才,是一个养成天人师范的所在,所以它的功德殊胜真正是不可思议,这一点我们要明瞭。

向下有八句,第四十句到四十七句,说明随缘积福的种种方法。佛门裡面常说「随缘消旧业,慎莫造新殃」。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裡面,十大愿王就是《华严经》修学的十大纲领,裡面有一条开示「随喜功德,恆顺眾生」,这八句就是随喜功德。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晓得这个修法,时时刻刻把握住积功累德修善的机会,不要把它轻易的错过。到这个地方,这是讲眾善奉行的一段讲完了。

接著底下这一段是说诸恶莫作,像这些我们在《感应篇》、《了凡四训》裡面都看到很多例子,《文昌帝君阴騭文》裡面戒惕我们诸恶莫作的一共有十四句,举出十四个例子。并不是说只有这十四种是恶事,我们不可以这样做,必求要禁戒。读书贵在触类旁通,举一隅要以三隅反,闻一而知十,凡是不顺乎天理、人情、国法的事情,我们都不可以去做,所以做事的大原则是要顺乎天理、合乎人情。国法也是依天理、人情而制定的,所以我们常讲合情、合理、合法。凡是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利己而不利人的事情,都叫做恶事,都不可以去做。

这个地方说的四句是恶行裡面比较显著、昭彰,是一切眾生比较容易犯的过失,举几个例子来讲而已。第一,不要登山网禽鸟,就是不要去打猎。打猎伤害眾生生命,拆散眾生美满幸福的家庭,这不是善事。第二,不要去打鱼。第三,不要宰耕牛。这三种都是属於杀生,佛教的戒律第一条就是教我们不杀生。其次教我们不要弃字纸,惜字。这一条在现在有许多人想不通这个道理,实际上关係很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