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恶口、两舌、绮语都是妄语

JK法师,妄语

JK法师:恶口、两舌、绮语都是妄语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到这是一小段。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

这就是地狱。

【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这个时候受地狱罪,后悔来不及了。我们看念老的批注,第四,「明妄语之恶」。「妄语者,《智论》曰」,《大智度论》里说,「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大智度论》这几句话,首先说明欺骗别人这个心不清净,这个心不好,想欺骗别人。事实真相隐瞒住,这叫覆隐实,不跟他说实话,不跟他说真相。出异语,这个异语就是假话,这就造口业,欺骗众生,我们今天讲存心骗人,这叫妄语。心行都不善。「又《大乘义章》曰: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下面,念老总结着说,「故知心存欺诳,口出不实之言,即名妄语」。

「又口之四过,亦即十恶中口业之四恶」,这个经上都说出来了,「名为两舌、恶口、妄言」,就是刚才讲的妄语,后面还有个「绮语」。「《净影疏》曰:口之四过,不应法故,通名妄语」,这是把四种口过合起来,都称之为妄语。『两舌』是挑拨是非,破坏两个人的交往,在甲面前,他说乙说你的过失;在乙的面前,他说甲说你的过失,所以斗乱两头。小,是让两个人失去和睦,彼此怀疑;大,会斗乱两个国家发生战争,那个罪当然是无间地狱。要知道这是决定不应该做的。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和睦相处,你在这里挑拨是非,让这两个人斗争,试问问你得到什么好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法?总有一天这个事情被拆穿,双方都恨你,必然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所以两舌决定惹祸。『恶口』是言语粗鲁,说话很难听,这个是也很容易犯的,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很好听,目的也是欺骗对方,言语都不诚实。绮语多半是损人利己才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在今天商场上几乎处处能看到这种行为。《净影疏》说,这四种过失,口的四种过失,「不应法故」,就是不如法,通名叫妄语。

「今经明标五恶。故以妄语摄余三者,合名一恶。」这部经上说五种恶,妄语这一种里头就包含四种,所以把这四种都包含在妄语里头,这妄语就讲这四种。「但经意隐诫十恶,故列举其余三恶,盖于合中复有开也。」这个妄语展开是四种,归纳统叫妄语,在佛法里面讲,开合不同。但是这部经里头,就是这一品经「浊世恶苦」,这讲的五恶,经里面意思确实包含十善;十善,妄语就开为这四种。所以这品经里主要的意思是讲五戒十善。五戒,显说,经文上你看到的,实际上它包含十善业,十善在里头,你看经文里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由此可知,这品经文是给我们说五戒十善。违犯,这个过失有多大、有多么严重,都是为一般人所疏忽了。即使出家弟子,往往认为这叫小小戒,小小戒就无所谓,就不重视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