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修福与修慧(第一集)(4)

假如说他有学生,当然他也有儿女,他的儿子跟学生都是他教学,儿子考试考中了,中了举人、中了进士了,学生没有考取,他就没有脸见人。社会上的人都会骂他,这个老师偏心,「你看,儿子中了,学生没中」,他就不能

  假如说他有学生,当然他也有儿女,他的儿子跟学生都是他教学,儿子考试考中了,中了举人、中了进士了,学生没有考取,他就没有脸见人。社会上的人都会骂他,这个老师偏心,「你看,儿子中了,学生没中」,他就不能做人了。所以全心全力要叫学生中,儿子不中没有关系,学生中了有面子,社会大众对他尊敬,这个老师认真教学。在整个社会价值观来讲,过去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学生对待老师的感情也不相同。老师对学生教学的认真、负责、爱护,往往超过父母,所以学生对老师的恩德,一生不会忘记。

  学生要怎样报答老师?跟孝顺父母一样,老师对你的期望。在古时候,老师对待学生,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成就功名,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服务,能够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老师就有光荣!由此可知,他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遵从老师的教诲,不敢违背。老师教孝、教忠、教仁、教义,老师教你这个,你都能够遵守,都能够把它应用在你的生活上,老师欢喜,没有白教,学生真成就了,这叫做「奉事师长」,就是佛教经典里面所讲的「依教奉行」,我们才对得起老师。

  中国传统的教育跟大乘佛法,都是建立在孝亲尊师的基础上,从这个基础发扬光大!在大乘经论里面,我们常常看到,尤其是《菩萨戒经》,佛教导我们把孝道发扬光大,从孝顺父母到孝顺师长,孝顺一切众生。所以整个佛法就是把一个孝道彻底发扬光大而已。不但这个社会和谐,世界和谐,佛法所求的是尽虚空遍法界,无不和谐,这是佛教教育的目标。

  从孝敬,自自然然我们的性德就会流露出来,那就是慈悲,慈悲一切众生。经文里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不杀」。不是说除不杀之外,其他的就不必了,那你就错了。举出这一个例子,「不杀害一切众生」,不但要做到不杀害,大乘经上讲的「不恼害一切众生」,你要叫众生生烦恼、叫众生不高兴,你就不慈悲。所以「四悉檀」里面的第一个「世界悉檀」,它怎么说的?「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菩萨,这是真正的慈悲。

  那一个众生很讨厌我,看到我就生气,我看到他赶紧躲开,他就高兴了,不让他生气,这都叫修菩萨行!菩萨行在哪里修?就在群众里面修、就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修。依照佛所讲的纲领,佛给我们讲的六个纲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依照这个纲领修。

  「布施」是放下。不是说看到布施,就到庙里面去捐点钱,就叫布施,这个大错特错!那哪里叫菩萨行?是迷惑颠倒!布施是舍弃、是放下。把什么放下?错误的想法放下、错误的看法放下、错误的作法放下,这个要紧!教你舍财是放下贪心。人都贪财,在一切贪里面,这条最严重,所以举一个例子而已,太多太多了。一切都要放下,为什么?因为你的真心里面本来是干净的。禅宗六祖惠能讲得很好,「本来无一物」,有了这一物赶紧布施掉,那就对了,「本来无一物」,所以这个心本来是清净的。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你心里有妄想、有执著、有牵挂、有忧虑,你的心就不清净。佛教给你这些东西统统要放下,统统要布施掉,恢复你的清净心!

  「持戒」是守法。对人对事对物,有一定的法度、规矩,要遵守。所谓「事有本末,有先后,有顺序」,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有条不紊,这是持戒。所以菩萨这六大纲领,每一条内容都是无限的深广,我们要知道。

  「忍辱」就是培养自己的耐心,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耐心。处顺境、处逆境,跟好人一起或者跟坏人一起,统统都是菩萨修行的境界。没有哪个境界好、哪个境坏,境界是平等的,顺、逆境界是平等的,十法界是平等的,菩萨眼睛里面没有高下,没有优劣,因为菩萨是清净心,没有分别,他哪有高下!

  所以《无量寿经》好,因为经题上把修行的总纲领教导我们了,修什么?修清净、修平等、修觉。诸位要晓得,「清净」是福,「平等」是慧,「觉」福慧就具足了。有慧没有福,不觉;有福没有慧,也不觉。所以「觉」里面是福慧圆满。

  修十善业,十善非常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十善就是十法界里面,取得人法界的标准,你说多么重要!佛告诉我们,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得人身。我们十善应当要打个七八十分才够标准,下品十善就很勉强,还得看其他的助缘,中品的十善稳稳当当得人身。修十善业,十善业必须要遵守。

  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个都是对在家同修说的;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痴。你能够做,认真的去做,福慧都在其中。你肯做,认真做,这是智慧!你所得的是大福报,决定不堕三途。如果你不念佛、不求生净土,你来生享人天福报,来生的福报一定比这一生殊胜。

  但是学佛的人都知道,这个果报并不究竟。为什么?人到一享福的时候,往往就迷惑了。我们看现在这个社会上,发大财的、作大官的,都是前生修的。现在他们在享受,享受又迷了,他不再修了,他对佛讲的东西都不懂了,你跟他讲,他也听不进去。换句话说,他的福报享尽了,三途的苦报就现前了,所以人天福报是不究竟的。你决定可以得到,「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告诉我们这些原理,告诉我们方法,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求,没有一样求不到,但是都是不究竟的。最怕的是我们没有智慧,一念迷失,这一堕落,要想再有机会觉悟,真是很难很难!

  开经偈说「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个话不是假的。再遇到一次好的机会,能够提醒我们觉悟,不容易遇到。这个事情,实在讲,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能够明了。你想现在这个世界四十几亿人,多少人闻到佛法?闻到佛法当中,几个人闻到正法?你这么样一观察、一比较,你才晓得好难!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