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受辱不怨(下)(2)

人家恶意对待我们,我们一定要回头反省,不要一昧的只是他的错处,不见得。他恶意对我,为什么不用恶意对别人?所以自己冷静想想,心就能平静下来,平静就生智慧。不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就是言语说错,无意当中得

  人家恶意对待我们,我们一定要回头反省,不要一昧的只是他的错处,不见得。他恶意对我,为什么不用恶意对别人?所以自己冷静想想,心就能平静下来,平静就生智慧。不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就是言语说错,无意当中得罪人。人家对我们不好的态度,我们觉得那是应该的,我做了不善的因,应当要接受这个果报。事事都推到对方,都责怪别人,这是重大的过失。纵然这一生没有跟人结怨,大概总是前生,我们学佛的人都相信有来生、有前世,这个怨我们承受,决定没有报复的,这个帐到这清了,一笔勾销!忍让比什么都重要。特别是小事,微不足道的事情,更不可以计较,重大的侮辱都不计较,何况是细小的。一定要用智慧、要用慈悲去化解,人没有不能感化的。不能感化人,是我们自己的德行功夫不够,我们的智慧不够。

  在中国历史上,诸位都知道,尧舜禹汤是古代的大圣人。舜王,你看他家庭的处境,他的父亲、继母,他后母生的弟弟,家庭环境,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恶劣到极处,他能忍。他最大的一个长处,就是见不到别人的过失,只见到自己的过失。人家能成为大圣,原因就在此地。所以他能够感动他的父母,能够感动他的邻里乡党,最后感动了国王。尧王听到有这么一桩事情召见他,把王位让给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他继承王位。在中国二十四孝,他摆在第一个,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力?没有别的,就是自己反省,一切过失归自己,一切的善、利归别人,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谁做到了?舜王做到了。你们想想看对不对?六祖惠能大师他本人做到,我们在《坛经》上看到,他老人家处事待人接物多么谦虚,一丝毫我慢的态度都没有。我们要学佛,从哪里学?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而这一条在所有教诲里面最重要的。

  我们在《金刚经》上读的,佛教菩萨修学的六个纲领,布施跟忍辱讲得最多;换句话说,佛对於这个两条纲领最重视。布施是教你放下,忍辱是成败的关键,能忍你就有成就,不能忍你就不能成就。所以说「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个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能不能有成就关键在忍耐,大忍有大成就,小忍有小成就,不忍就不能成就。这桩事情我们多想想!古今中外居於领导地位的人,他要选择帮手、选择干部,忍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这个人有才华,但是凡事不能忍耐,没有用处,再聪明也不能够担当重任。才华欠缺一点,但是他能忍辱,这个人就可以担当大任。才华欠缺一点没有关系,找一些有才能的人给他当参谋,来帮助他,能够成就。能忍耐的人,头脑清新、清楚不迷糊,他的心思不乱,不迷、不乱就有智慧,就能够做决断。多听听一些人意见,他就晓得,哪个意见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可以选择,他做最后决断,这个例子太多了。

  所以这一句的教训我们要特别重视,希望同修们要记住,「记人之善,不记人之恶」,成就自己的大德、大行;「记人之恩,不记人之怨」,人家对我有怨、有不善,一笔勾销,绝不存在心上。别人的善要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德不能忘记,知恩报恩。别人有过、有不善,要知道人会改过的,所谓「浪子回头」。古人教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纵然他有恶,他如果真正改过迁善,可能超过我们,我们还比不上人家,怎么可以轻视?我们看看世出世间的圣贤,他们的胸怀光明磊落,从哪里修的?就从这修的。一个人心地纯善没有恶,遇到的恶人、恶事、恶境不放在心上,心上没有,善人、善事、顺境常常放在心上,你说他这一生过得多美满,他过得多幸福!好事不放在心上,心里面尽记坏事,这个人生活多痛苦,晚上都作恶梦,谁找的?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他的。所以吉凶祸福在於我们自己一念之间,一念纯正,我们一生幸福,一生过得美满;一念不善,一生过得非常辛苦。《感应篇》里面给我们细细说明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