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愿在四十八愿中特别重要,善导祖师说是“愿中之王”。因为有四十八愿的十念必生,使令净土法门构成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全部都能够收。为什么?因为有第十八愿,使令净土法门的门庭变成特别的开阔。因为解释第十八愿善导祖师解释最为深入,我们就引用善导祖师的思想。
善导祖师把这段愿分成三段:根基、法门跟利益。我们看这个愿所摄受的根基: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个地方是ben愿所摄受的根基。什么叫十方众生呢?善导祖师说是——罪恶生死凡夫,就是我们一般这种颠倒众生。有时候遇到好的因缘,善念起现行造善;有时候遇到染污的因缘的刺激就开始造恶。所以我们内心当中善恶具足,而且恶法多于善法,叫做罪恶生死凡夫,就是我们一般的颠倒众生,跟着感觉走的。那么这个地方是ben愿所加被的根基。 这个众生修三个法门: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善导祖师把这三个法门偏重在“至心信乐”。他说这个“至心信乐”就是一种决定的信心。念佛的时候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有决定不可动摇的信心,善导祖师给它一个名称叫做“顺从ben愿”。就是你的那一念明了的心可能有很多的妄想,但是你的种种妄想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能够把所有的妄想都集中起来而顺从弥陀ben愿的摄受,所以你能够对阿弥陀佛的佛号通身靠倒。那么这个信心包括什么内涵呢?包括两个内涵。第一个,你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久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的因缘。那么我们深深地相信我们是生死罪恶凡夫,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不可能出离,不管我们每天拜多少拜的佛、修多少的止观,我自己没有这个力量来出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这叫顺从ben愿。顺从ben愿的标准就是你平常可以打妄想,可以打妄想,但是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就不能打妄想!当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还打妄想,说——哎呀,我业障深重,阿弥陀佛是不是可以救拔我?——你没有顺从ben愿,你顺从你的妄想!即便有妄想你也不能顺从,不随妄转。也就是说,当佛号、你的本尊功德没有现前的时候,你打妄想,可以理解;但是当佛号、你的本尊功德在心中出现的时候、阿弥陀佛的音声在你的身口意出现的时候,你的心只能够顺从一个东西——就是弥陀的功德,其它妄想都不能再顺从。你有这么一个强大的信念,再加上“欲生我国”、加上临终的十念,当然这个“十念”是相续的功夫。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地方的“五逆”、“诽谤正法”我们解释一下。“五逆”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诽谤正法”就是诽谤大乘的佛法。但莲池大师说,即便你五逆、诽谤正法,如果临终之前能够忏悔而断相续心,必得往生,因为忏悔则清净嘛,这是约着没有忏悔来说的。 所以在这段经文当中,善导祖师以“至心信乐”来带动我们的带业往生。也就是说,往生的人有两种人,一种是念到净业成就、业净情空。第二种人是随念往生,临终的时候仰仗对弥陀名号的强烈的信仰而顺从ben愿,临终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妄想现前,他都不理它,只有顺从心中的佛号,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把我救到净土去,依止这样的信愿而把生死罪障凡夫把他带到净土去,随一种强大的念力,就是ben愿的主要内涵。 我们看下一段,丙五、临终接引。下一段就不一样了。前面的十念必生是偏重在信仰的修学。那么这个地方的临终接引这个人是比较偏重在智慧的观照。我们看经文,大家请合掌。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