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早晚都念回向偈,我们拿什么功德去庄严佛国土?

JK法师,庄严佛国土

JK法师:早晚都念回向偈,我们拿什么功德去庄严佛国土?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第十五集) 2001/5/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5-13-15

诸位同学,大家好!上一次将翻译的人安世高做了一个简介。从安世高经历里面,我们体会到几桩事情。第一个:「出家修行,明经好施,不舍瞋恚,终堕恶道」。这是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安世高的同学,也就是共亭庙的庙神,龙王,如果在今天来说,他是个非常好的修行人,真正是高僧大德。他的发脾气、瞋恚,不是像我们形于色,他是心里面有这种难过、不平。好像托钵,人家供养他的,就是他对于众生的法供养多,得到人家的报偿太少了,心里头有这么一点难过,堕到畜生道。

像我们今天是极度的不平,这还得了吗?我们这种修行,说老实话,都是堕阿鼻地狱,畜生道都得不到。印光大师那副对联做得很好,「畜生饿鬼犹难求」,都不容易得到,决定是地狱。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去反省、检点,我们的果报在地狱,明经好施也不行。所以恶不能不断!四弘誓愿发了心之后,就要「烦恼无尽誓愿断」,哪有跟一切人事物相处稍稍不如意,心里就不高兴、就发火?你要晓得,你这种行为就是堕地狱的。你不要认为「我修行得还不错」,你修行不管修得怎么样,比安世高同学不如,他还能够去当龙王,你只能去作小鬼,这是我们不能不警惕的。

修行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这一次在《旷野的声音》这本小书里头看到的,他们也提出来了,人生的目的就是在学习,在经验当中学习。学习什么?就是学习「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学这个。从初发心到如来果地,成佛之后还要示现装着学习,教化一切众生。学习永远没有止境!在一切逆境、恶缘里面,学习不起烦恼,修觉正净,不生烦恼;在顺境、善缘里面,学习不贪爱、不留恋,这叫真正修行。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众生平等的慈悲;换句话说,就是学爱人、爱物。最讨厌的人你不讨厌他,你还能爱护他,你还能全心全力照顾他,这是菩萨道。要以平等公正的心来看待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一丝毫私心在里头,没有一丝毫欲念在其中,我们就学这个。《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清凉大师给我们点出来「历事炼心」,历是经历,就是在生活、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去炼。炼什么心?炼觉正净。我们今天把佛法纲领归纳,炼真诚心,炼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切人事物里头我们炼这个,这就是大菩提心。所以你不真诚、你不觉悟,愚痴!你心不清净、不平等,造业!哪有不堕三途!这个给我们很大的警惕。两个榜样,安世高跟龙王同学,到这一世里面果报相差悬殊太大了,我们一定要知道、要明了,不能在这一生当中误了自己,那就错了。

第二:「超荐必要得道高僧;得道者,至诚感应」。这个龙王在中国时间也很长,中国的高僧大德也很多,他为什么不就近求人来给他超度,一定要安世高,这是什么道理?我们要多想想。我们每天学佛,早晚都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再要问一问,什么功德?拿什么功德去庄严佛国土?单单口念不行!我们自己一定要了解,我今天修的什么功德?不但功德没有,可能福德都没有。每天造的业,拿这个业去庄严佛国土吗?这行吗?所以说哪里来的感应?我们没有至诚心,一天到晚妄念纷飞,拿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去庄严佛国土吗?总得自己时时刻刻想一想,反求诸己,回过头来自己反省,「我今天做了什么好事,这个好事值得向佛菩萨报告的,值得佛菩萨安慰的?」说得白一点,天天要做改过修善的功夫,这个作法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什么?改过修善,认真努力去做,把自私自利这个念头彻底放下,你的福德就变成功德。功德里头加上自私,功德就变成福德;断恶修善,把自私、把我执拿掉,福德就变成功德。自私自利、我执,哪有那么容易放下的?真正放下了,至少你证得须陀洹果了,须陀洹决定不再为自身着想。

我们生在这个世间,用什么态度来处世?佛教给我们「随缘」,决定没有一丝毫要求。就像安世高这个同学一样,养这个身随缘,每天食物是托钵,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人家给什么吃什么。如果还分别好坏、分别好恶,那就不行了,那就堕恶道;有这种分别执着,就是夹杂着自私自利。所以他一生修的不是功德,是福德,福德在畜生道他也享。前面跟诸位报告他明经,他享这个福;他有智慧,所以他有灵验,信徒到那里去拜拜很灵,这是过去讲经说法的功德。他肯布施,所以福报很大,信徒很多,这个庙周围一千里这么大的范围,这些居民都来拜他,福报大,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超荐,得道高僧有功德,那个功德可以回向加持给他,道理在此地。我们没有这个功德的人,现在如果有信徒要求我们给他家人诵经超度,我们怎么办?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至诚感通」,一定要依照仪规如理如法去做,以真诚心、清净心去做这趟佛事。决定不能说「这一家供养多,我就认真;供养少,马虎一点,应付一下」,这不可以,这个决定堕恶道。讲经说法帮助活人,经忏佛事是帮助亡者,都一样要平等看待,事死如事生,要平等看待。决定不可以计较利养,如果定上价钱,那就更错了,那变成买卖,古人讲「裨贩如来」。定上价目,每天搞这个事情,人家讥讽我们「开佛店」做生意。一堂佛事多少钱,生意买卖,这个必堕地狱,我们一定要懂。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