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什么时候才能学密法?

JK法师,密法

JK法师:什么时候才能学密法? 

节录《地 藏经玄义》 (第十五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4-0015 

四悉檀的落实,我们讲善巧方便,方便里面就是四摄,四摄才真正把四悉檀落实。四摄法第一个是「布施供养」,我们今天讲跟人结缘。你光口说,口说有什么用?你要真的做到。你说帮助,我现在有困难,你真的帮助我。口说得再多,谁相信你?真的要做。第一个要布施,布施里面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我们要随顺机缘,他需要什么,我们就帮助他什么,尽心尽力功德就圆满,这里面完全是智能的应用,智能的落实。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与人交往都要准备一份礼物,礼尚往来。古时候,一般家庭收受别人的礼物都要记下来,准备一个簿子记下来。为什么?到还礼的时候,看看人家送多少,我们再稍微加一点。如果不记下来,人家送我们这个礼厚,我们如果回礼的时候礼薄,这个人情就欠缺了;最低限度要对等,加一点就更好。中国人从前一般应酬也是,跟现在人不一样。外国人对这个,确实是不如中国人,外国人在表面上做得很好,见面跟你点头笑笑。中国人见面现在好像很没有礼貌,但是遇到困难,中国人还真能帮助人,还真有实惠。外国人逢年过节寄一张贺卡,送你一朵鲜花,这就是他们的礼节。实在讲,中国文化还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发扬光大。布施才结真正的恩惠,交情深厚。 

第二个是「爱语」。这都是讲方法手段,你真正爱他,真正关怀他,真正想帮助他。爱语是言语,爱护他的言语,诸位要知道,不是讲好听的话,是真正对他有利益,爱护他的话,所以打他、骂他都是爱护。但是这种交情要够,不够交情的话,对方不容易接受。前面四摄里面,特别是布施,这是接结情挚,情意之厚,然后见到人家的过失,才能够规劝。而劝善规过,劝善没有问题,大庭广众之下可以,规过就不行了。你要说人家的过失,劝导他改过自新,不可以有第三者在座,为什么?要顾全他面子,现在讲不可以伤他的自尊心。那在什么时候?没有第三者在。这是说你的过失,这是真的朋友,真正善知识。 

往年我在台中求学,李老师教训学生,一定是把学生叫到他房间里,绝对不会有第三个人看到,这个时候认真教训你。李老师教训学生,那个学生必定肯接受,会改过的;如果观察这个学生不能接受,或者教训他,表面接受不会改过的,李老师绝对不教他。为什么?这样就结冤仇。这种学生有,我们看到有些学生确实阳奉阴违,而李老师对于这些学生很客气,从来不说他的缺点。我们有的时候也问:「这个同学,老师为什么不说他?」老师笑笑说:「结个善缘,别结恶缘,这种人只喜欢听好听的,听人家恭维他,决定不能忍受别人说他的过失。」所以教学要观机,你要了解那个人是什么根性,要用长时间来诱导;到什么时候他真的觉悟了,真的明白了,有意思回头,这才教他;还没有意思回头,善知识很有耐心,这个时候不说。像这些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懂,这是真正的学问。 

所以你看一个善知识,善人对他很好,恶人对他也很好,这是他做人成功。无论是顺境、逆境,善人、恶人,他都能处得很好,我们一般人讲他做人做到家了,他做人成功了,这是智慧的落实、智能的显示。善知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他有智慧,他有耐心,他有方法,他会帮助一个恶人变成善人,帮助一个坏人变成好人,这种人叫善知识。帮助一个迷人变成觉悟的人,帮助凡人变成圣人,这是大善知识。所以爱语,我们不要误会爱语是甜言蜜语,你这么看就错了,那是真正爱护对方的言语。 

第三是「利行」。行是指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是利益社会和众生。无论众生对佛菩萨怎么看法、怎么想法,佛菩萨的作法决定是利益社会和众生,也不论对方接不接受,一定是真实利益,无私的布施,无条件的奉献。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这部经前面一开端就讲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我们讲的一个生命共同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佛法讲「无缘大慈」,慈是大爱,无缘就是没有条件;「同体大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同体。体是什么?一念自性,这是真的,绝不虚妄。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念自性变现出来的,佛给我们说出,佛亲证这个境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