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过去七十年代,抗战期间那时候,汤恩比博士说,这是他的预言,「要解决二十一世纪」,就是现在,「全世界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外国人讲的,不是我们说的。他是一个专门研究世界文化史的人,他对中国非常佩服。曾经说过,他理想当中这个世界将来统一成一个国家,全世界统一成一个国家,国际战争就没有了,一国了,谁有资格来统一世界?中国人。 凭什么?中国从秦、汉统一之后,一直到今天没有分裂过,依旧是大一统。他说中国人有统一的智慧、有统一的方法、有统一的成绩、有统一的经验,这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这个人说话大公无私,讲真话。 中国,什么东西来统一?不是军事,也不是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他讲出「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我们从他的谈话细心去解读,找到儒释道的三个根,《弟子规》是儒的根,《感应篇》是道的根,《十善业》是佛的根,普遍推动这三个根的教育,社会会安定。中国历代古圣先贤的教诲,很简单,就是抓住几个字的纲领,问题就解决了。汤恩比博士他认识、他明了,孔孟之道是仁、义、忠、恕,大乘佛法是真诚、慈悲,如果我们以这八个字存心,这就是圣贤,这就是佛菩萨。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让外国人那么佩服,中国人什么?中国人是圣贤人。圣贤人从哪里来的?教出来的。中国这几千年来都是教圣贤之道,从小孩教起。确实古时候有不少从怀孕就教起,叫胎教。母亲的使命太重了,有人误会,认为妇女在中国古时候社会没有地位,错了。 你们想想看,中国古时候社会里最讲究的是孝道,孝道里面对母亲是第一,对父亲是第二,妇女的地位在中国是第一,不是第二,哪个不孝母亲的?母亲是圣贤人,不认识字是圣贤,为什么?她懂得伦理,她懂得五常,她懂得四维八德,这就是圣人,圣人不一定要认识字。 中国历史在过去,武训,很多人知道,乞丐!当时这些读书人,谁不称他圣人?他每天讨饭,讨了一点钱,他办学校,自己没有念过书,感觉得很苦,帮助没有能力读书的这些小孩,一生办了十几所学校,那时候叫私塾。他懂,他不是不懂。 教育是圣贤教育,人是圣贤人,干什么都是圣贤,这就知道,教育是根。从政的,圣贤政治,士农工商,农民是圣贤的农民,工人是圣贤的工人,这个社会是圣贤的社会,大同之治。 中国人讲大同之治不是理想,为什么?曾经出现过。在上古时代,尧、舜、禹大同,「礼运大同篇」讲的就是那个时代。王启之后,这夏商周,帝王才传自己的子孙,变成家天下。在圣人所说的小康,小康实在讲我们看起来也是盛世。 所以,一切成就离不开教育,今天我们把中国传统教育疏忽了,样样都学外国,我们的亏吃大了。今天中国人这么苦,这不应该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把我们传统丢掉了。外国人非常想把中国传统找到,他们去做,哪个地方做,那个地方长治久安。 --摘自释JK教授《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七六集)》 1 中国五千年的教育是什么?爱的教育 我们的老祖宗教给我们怎样修行,佛门里面讲修行,在从前,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学术里面叫修身。民国初年小学课本里面有这一门课叫「修身」,抗战期间好像就没有了。抗战开始的时候是民国二十六年,好像就是从那一年,我记得很清楚,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在这之前有修身这门课,在这之后变了,改成「公民」,不叫修身,改成公民。修身好,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它这个影响力,满清亡了之后还影响了二十五年,到第二十六年的时候改掉了,改成公民,公民没有修身好。 在佛法里面讲修行,修行的意思比修身更好,修身只着重身,举止要端庄,要合理、如理,但是行的意思比身广。为什么行?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所以修行包括身语意都在其中。但是修身,当然内容也包括这三个,没有那么明显。修行依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标准在哪里?标准在五伦、五常、八德,真的很简单。五伦是讲关系,我们佛门里面讲的觉悟、看破,明了关系是看破,看破是什么?这个事实真相你看清楚、看明白。这什么?这是道,看破就是你见道了。佛门里头有见道位,见道而后才能够修道,修道以后才能够证道,这是自然的次第,循序渐进。 中国古人从小就教你明白这些关系,在没有明白之前先让你看、让你接触,这就是小孩的教育。中国教育是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教育,母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正,要端庄,为什么?会影响胎儿。起心动念会影响,你的念头都是善的,都是清净的,这小孩将来健康,将来充满智慧;如果你起心动念是不善的,心浮气躁的,这会影响小孩的聪明智慧,他聪明智慧就很差,他就会胡思乱想。现在人知道这个真相的确实不多。 小孩一生下来,他张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模仿了,也就是他已经在学习。所以父母在他的面前,长辈、大人在他的面前,言行举止都要端庄,不能让他看到负面的,不能让他听到负面的,也不可以让他接触到负面的。他所见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伦理道德,这叫扎根教育,根深蒂固。这个小孩学了三年一千天,这一千天,根深蒂固。所以中国古谚语里面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有道理,不是随便说的。这是基础教育扎得稳,这都属于家庭教育,在古时候非常重视。 上学之后老师教他,就开始讲伦理道德的故事,让他渐渐了解。伦理是道,所谓道是自然的,不是哪个人创造发明的,不是人制作的,它是自然的。夫妇是道,父子是道,兄弟是道,君臣是道,朋友是道,传统的这些圣贤教导我们就这五伦,这是道。明了关系之后,怎样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这就是德,随顺是德。这个德有个根,根是什么?根是父子有亲,就是父母对儿女那种亲爱,儿女对父母的亲爱,这不是人教的,是自然的,这是自性,他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德,大德!所以圣人晓得,这个德行好,如何能把它保持,一生都不改变,于是教育这个念头从这里兴起来的。 为什么要教?教的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这种亲爱永恒不变,所有的德行都是从这种亲爱演变而成的。这是万德的核心,万德之本就是父子有亲,这要靠教育。教育第二个目的是把这个亲爱发扬光大,你爱你的兄弟、爱你的家族、爱你的邻里乡党、爱你的朋友,再扩大到爱社会、爱国家。你看《弟子规》里面讲「凡是人,皆须爱」,都是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渐渐扩大。中国五千年的教育是什么?爱的教育。所以这个民族是个和平的民族,是个团结的民族,是一家人的民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