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师:学习诚敬心的心得分享

定弘法师,诚敬心

    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定弘今天非常荣幸,也感到很诚惶诚恐,登上学院十周年志庆的这个神圣的讲台,跟大家来分享佛法。定弘是今年农历六月十五出的家,学院等於是养育我法身慧命的地方。我记得学院在开幕典礼的时候,师父上人还请我来给典礼做主持人,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现在已经出了家。出了家这次是第一次回娘家,这是我法身慧命的娘家,所以我感觉到非常荣幸。当然也很惶恐,就像师父上人在序言里面讲到的,我们自己修学并没有什么成就,尤其是我自己,感觉到十年的光阴虚度了。今天虽然是出了家,虽然也在弘法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年,有一点点微善,但是自己了生脱死还是没有消息,道业没有成就,实在是愧对师父老人家。所以今天披上这件二十五条衣,因为刚刚受了戒。我是出家之后,什么都布施得光光的,连买二十五条衣的钱都没有,还是师父给我的这个衣服。披上这件衣服,就想到师父的婆心教诲,「地狱门前僧道多」!

  为什么修学没有成就?我就自问自己。师父在讲经里面常常提到,就是因为诚敬心不足。印光大师曾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自问自己,这么多年佛学常识是学了不少,也能够上台讲经,特别是五年前,自从辞掉昆士兰大学的教授职位,就开始追随师父老人家学习弘法。五年下来讲了不少经,儒释道三家讲了二十多种,超过两千多个小时,但是实在讲,我自己感觉到就是师父讲经里面常讲,这是搞佛学的、搞儒学的、搞道学的,没有真正入学佛、学儒、学道的门。所以大家给我鼓掌,我就更加感觉到羞愧了,因为什么?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不能够入佛法之门,原因就是诚敬心不足,或者可以说诚敬心都没有,一分诚敬都没有,所以可能一分利益都得不到。我自己屈指一算,从接触师父的经教,刚开始是听录音带,我是一九九二年就接触了,到现在头尾就是二十个整年。二十整年,感觉到自己是一事无成,所以非常的羞愧。

  这次来,承蒙学院悟行法师邀请,让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我就请教师父上人,这次来讲要讲什么题目?师父老人家就告诉我,你可以给大家讲讲「学佛要有诚敬心」。我想这正是对治我的毛病。讲演总是要有一个提纲,大概这是我们没有那种能力观机随缘开示,所以必须之前要准备一个提纲。那拿什么提纲?正好前不久,就前几天,听师父讲《大经科注》,讲到弥勒菩萨的十种念佛心,这是在《无量寿经》第一品里面,弥勒菩萨他发了十种心愿意求生净土,我想这正好用来做为我的演讲提纲,因为这十种心正是菩提心。我们要求生净土,条件就是《无量寿经》讲的两条,「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两条。而发菩提心,甚至比一向专念更重要,没发菩提心,光有一向专念,不能往生

  弥勒十心出自於《大宝积经》的「发胜志乐会」,过去十多年前师父曾经讲过三遍,当时我就听了非常的感动。听了那个经之后,那时我二十四岁,一九九七年,就发了九条孝愿。所以这个经对我就特别的有教化的意义。这次又重温《殊胜志乐经》里面的弥勒十心又非常的受用,所以提出来跟大家分享。而诚敬心就是菩提心,它是菩提心的体。师父讲菩提心讲了五条,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提心。真诚就是体,诚敬是对自己真诚,对一切人事物都恭敬。所以我们来讲一下弥勒十心,用这个做提纲。因为讲佛经,悟全法师慈悲,就让我披衣给大家讲,就不是随缘开示了。我们就按照讲经的方式,像道师父刚才讲的,我们要正正规规的讲。所以我们先念经文,然后逐段分享。这是出自於《三藏法数》抄录的经文。

  【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彼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也。】

  这是弥勒菩萨在大会上祈请释迦牟尼佛。《大宝积经》里头就有「无量寿会」,那就是五种《无量寿经》原译本其中一种。所以弥勒菩萨在这里讲,『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肯定是之前就听到本师(世尊)讲阿弥陀佛ben愿功德、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都生起向往之心。极乐世界这么殊胜,我们大家都想去,没有不想去的,那怎么个去法?在这里弥勒菩萨著重给我们讲发菩提心。所以他说,『若有众生,发十种心』,这十种心就是菩提心展开,也就是诚敬心的展开。『随一一心,专念彼佛』,这十种心,你能发出一种就十种具足,你一种没有做到,那你十种都没做到。所以一即是十,十即是一,我们发起这样的菩提心,然后专念彼佛,这就跟《无量寿经》讲的宗是一样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彼佛就是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往生哪?西方极乐世界。既然这十种心这么重要,我们就得留意了,看看我们这个心跟弥勒菩萨所讲的十心对不对得上号,相不相应?如果相应,你就能了解你肯定能往生,只要你愿意去,你肯定能去;但是你要是不相应,那就得要调整心态了。我们来看第一条: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於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

  这是十心的第一个,对一切众生都不能有损害的意念。这个『众生』包括十法界所有的众生,都不能够有恼害他们的念头,而应该生起大慈悲心,怜悯他们的痛苦,尽量让他们离苦得乐,甚至他有一念觉得不舒服,我们都应该帮助他消除。绝对不要跟任何一个众生生对立、产生矛盾,甚至起冲突,这就是有损害的心。佛教的戒律,五戒、沙弥十戒,第一个都是把杀生列出来。杀心就是损害众生的心。所以我们如果损害众生的意念还有,那杀戒就不圆满。我自己反省,我这一条确实没有怎么做好,没学佛之前不用说了,杀生害命肯定造了很多。而且是什么?因为自己从小到大都比较顺利,学习成绩每次考试都是最优秀的那一名,年轻就拿了博士,二十六岁拿博士,然后又当美国大学的助理教授,后来又获得美国大学的「优秀杰出人才」的绿卡。然后师父叫我来澳洲我就来澳洲,昆士兰大学又请我,又破格提升我做副教授,让我当博士导师,这一生好像都是顺顺利利过来的。这人一顺利人就容易起傲慢心,这一起傲慢心往往跟人就格格不入,这是我的过去都是这个样子。

  我记得来了澳洲以后,我是二00二年六月份就来澳洲。那时澳洲一个月就给我办好了我和我母亲的PR,就是永久居留,这是非常快速的。来了以后就在大学里教书。师父老人家就叫我常常跟随他参加国际会议,推动宗教的团结。当时,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是我有一半的心里想著,「你看我还是挺有能力的,师父都看得起我」,这是傲慢。没有把这样的一个机会用足,为什么?因为没有诚敬心。傲慢心增长就没有得到利益,最多是什么?得到一些阅历,看了一下,瞻视师父老人家在这些活动中的风采,学到一点点他老人家的行持,顶多是这样而已。但是真实的利益没得到,就是傲慢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