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确指》净业课诵

《西方确指》净业课诵 菩萨又示无朽曰:“《弥陀经》十二卷、佛名一万二千,不要增,不要减,只依着我行去。但经要匀匀净净,不缓不急,不疾不徐。佛要声声心心,不涩不掉,不浮不沉念去。至于

《西方确指》净业课诵

    菩萨又示无朽曰:“《弥陀经》十二卷、佛名一万二千,不要增,不要减,只依着我行去。但经要匀匀净净,不缓不急,不疾不徐。佛要声声心心,不涩不掉,不浮不沉念去。至于回向,不是但诵旧文一过,须从自己心中,发出真正大菩提愿,至诚恳切,普愿一切众生同生极乐,而我心无所著,如虚空等,是名回向。又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无能无所。如是谛观,更无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勿忘形死心,又落外魔知见。如是坐一时,便起经行,又更持诵,有个次序。若忙忙促促,一气赶去,谓可完却一日课诵,便有苟且了局之念,非真正修行矣。大抵学道人不遵知识明诲,决定劳而无益,未久必败,慎之慎之。又诸经中所谈净土依正庄严,须讲诵明白。倘坐中,或经行,或礼诵时,净土现前,便可觉了,不为异境所惑。”

请掀开文本第三十四页。请看第四十五段:净业课诵。就是修净土法门每天应该怎样做功课。这段是觉明妙行菩萨对无朽比丘的开示。在第四十一段里面谈专勤念佛、不杂世念,就是对无朽比丘的开示。无朽他是八人当中为头的,在三昧和尚座下剃度出家。所以对无朽比丘的开示,觉明妙行菩萨显得更详细,对他的期待更高。谈到一天怎么去做功课:念《阿弥陀经》十二卷,这十二卷不是一口气念完,而是把它分布在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作为一个单位的做功课的时间——就念一卷《阿弥陀经》,再念一千声佛号,再做回向,余下的时间或打坐,或经行,或拜佛——都可以。这个方法,把它分布在十二个时辰去做。觉明妙行菩萨说:“这样的功课不要增加,也不要减少,你就依循我提供的方法行去。”——去修行去。诵经要怎么诵?诵经要“匀匀净净”,就是诵经不要赶。“匀”——很平匀,很清净:匀匀净净。实际上就是我们诵经时候的这颗心是真诚的,是清净的,所以显发的声音也是匀匀净净。这个心是匀匀净净,声音“不缓不急”。这个声音不是很缓慢,但也不是很急躁。这个节奏把握得“不疾不徐”。这就表明一种中道、安详——这样一个诵经的韵律和节奏。好,这是诵经的一种风格。

那么佛号怎么念?佛号要“声声心心”,就是每一声佛号都有你心灵力量的贯注,要念兹在兹。你念出声音,心就在当下。每一声佛号是用我们深信切愿的心来贯注,来庄严的。你这样每声佛号都有这个心在里面,实际上每声佛号就在我们的心波里面造作了。这样就“不涩不掉”。“不涩”就是:它不是枯涩的。“不涩”就表明这个佛号很流畅,不是滞涩在那个地方。“不掉”就是:你无论是念六个字还是四个字,这四个字、六个字你念得不要掉句,不要掉字。有人还真的就是:有时候他就念“弥陀佛、弥陀佛”——就掉了一个字;他有时候就念“阿弥陀、阿弥陀”——又掉了个“佛”字。有时候这个心跑了,他可能全句都掉了。全句怎么掉的呢?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掉的。比如我常常举那个例子,他就是做花生生意,等他做晚课的时候,本来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结果他想到:“我进了一批花生,这花生怎么出去?”可能想得很投入了,不知不觉地就“花生、花生、花生”。这样你都要把一句佛号全掉了,换了——调袋了。这东西都是常常出现的。这说明——你把全句都掉了——你心就跑了。所以要不涩不掉去念。还要“不浮不沉”。这句佛号不要念得很浮躁。你念得心气很浮躁,它这个声声都是向外跑的——这就是浮。有时候他念得又沉——沉下去。一沉呢,就容易昏沉。念一念就打瞌睡去了,就打呼噜去了,这就沉下去了。浮呢,就是心稳定不了。念句佛号,妄想就在那里转来转去,它就是浮。止观、定慧都没有。你不浮就是有止的功夫,不沉就是有观的功夫。止、观,定、慧要相资,这句佛号才能够念得上轨道。所以要把这佛号念得声声心心,不涩不掉,不浮不沉。这是我们念佛的一些法则,不是很简单的。好,这样念去呢,就能够慢慢地把六根摄住。声音和心相依,这就是叫摄心念佛。

那么念完佛不是最后还有个回向吗?回向就是做“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个回向。当然回向文很多,也包括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这些回向文。回向文呢,也要注意,不要仅仅是把这个回向文的文句有口无心地读一遍。不是这样,而是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把这个回向发愿真实的含义显发出来。就是要发出真正的“大菩提愿”:要至诚恳切普愿一切众生同生极乐。每个回向发愿文都有这个意思,但看看我们发心是不是能发得出来。莲池大师在回向发愿文开始的一句就是谈这个大菩提愿的问题: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首先就发愿。“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这就是所缘之境。你要发菩提心,首先依什么境界来发?你依的境界狭小,菩提愿就狭小;你依的境界广大,你的菩提愿也随之广大。所以先从狭小的开始——四恩,天、地、君、亲、师这对我们有恩德的,就要给他回向发愿。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众生,这又比四恩的众生要扩大一点,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法界的众生。这你就要发法界之心:要为法界所有的众生,让他们得到大乘佛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现在一门深入,专心持念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够使四恩三有法界众生一起都成佛。这就是要发菩提愿。在菩提心里面来念这句佛号比没有菩提心念这句佛号,功德那是天壤之别。如果念佛不能发大菩提心,就很难跟阿弥陀佛的ben愿相应。不能相应,不感应道交,你就很难往生了。发了这个大菩提愿,还要专心念佛才能够成办往生之事。所以省庵大师为这个事特意写一篇《劝发菩提心文》。这是我们净土宗祖师非常悲心的一篇文稿,大家可以去好好读诵一下。

这里谈到回向发愿,回向发愿首先在事相上发,而且还要在智慧的观照当中。你发的这个心,而且不加执著,就像虚空等。这是什么意思呢?省庵大师说发菩提心的八种相状——邪正、大小、偏圆、真伪这些,其中谈到圆教的发心。圆教发心怎么发?如果知道自性是众生,我就愿度自性的众生;自性就是佛道,所以愿成就。无论是一切法门、一切众生、一切烦恼、一切佛果,这些法都是不离我当下这一念心。所以就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并且也无虚空之相可得。这就是般若的空慧了。你又不要执著虚空有个相,虚空也是了不可得。如果你能这样发菩提心,就是圆教的发心,就有般若的智慧。这个般若常常讲三轮体空:布施没有能布施的我,没有被布施的他人,中间亦无布施之物。这样三轮体空的布施,你的功德就是无量无边。但一切众生都是住相布施,它就只能变成有漏的福德。所以你看禅宗有位大德——庞居士,他是个大富之人了,家里有很多金银财宝,他开悟之后专心修道,把他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都沉到江底去了。那别人就质疑:“你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布施啊?不做善事啊?”这庞居士说:“我多生多劫就是被布施所累,所以全都沉到江里去。”你看这个举措,他就具有大人的作略,他连布施也布施掉了,毫无布施之相。这就是属于般若的智慧。要以这样一个般若的智慧来升华回向发愿的内涵,这样的功德就很真实了。好,那回向完之后,就可以“静坐”。这个静坐呢,这里觉明妙行菩萨谈到了观心法门:当“反观深究”。就是你开始念佛,当下这一声佛号即念——即这句佛号当下这一念,你就反观深究,追究它的来源。能念的心是什么?所念的佛是什么?那么能念之心了不可得,所念之佛也了无所得。就在了无所得当中,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实际上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都是实相,以空印空,似水投水。那么佛就是我当下这一念心,“是心是佛”。既然佛就在我这个内心完整具足,那一切佛都是我心里显现出来的,不假外求——不需要到外面去求。这就是用一种智慧,叫慧观。前面我们在事相上念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信心成就亦能往生。但是如果我们加上观力成就——观慧的力量成就,可以得到理一心,那你往生的品位就会增高。你在这样的观慧当中,如真如自性而住。那么住在这里,也没有能所的对待:没有能念之心,没有所念之佛,心佛一如,能所打破。能念的心是始觉之智,所念的佛是我们本觉之理。理和智和合——始本和合,那么我们清净本然之体朗然现前,“唯一心故”。你能够“如是谛观”当下这一念心,一境三谛,一心三观,“更无二念”,当下就是清净本然之体现前。那么你可不就是“修行三昧”吗?那么修行三昧我们看看,可以跟大家沿用一下彻悟禅师的一个偈颂。他写过十首《一声佛号一声心》,这十首偈颂写得非常好。看这个“声声心心”,他有个偈颂:一声佛号一声心,直下分明岂外寻;鞭影未劳频举示,白牛运出古黄金。我们这句佛号起来,这句佛号就是我们当下妙明真心。所以就在当下能念的这句佛号当中,直下分明就是我们清净本然的心体,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就朗然现前。还要到外面去寻找吗?“直下分明岂外寻”。那“鞭影未劳频举示”,对一个良马来说,不需要时时把鞭子举起来,它当下就明白,马上就跑得很快。那么“鞭影未劳频举示”指的是什么?大白牛。大白牛比喻成摩诃衍、一乘法。你发大菩提心来执持这句名号,就能运出“古黄金”。古黄金就代表我们自性本具的亘古亘今永恒存在的性德——如来藏。你每一声佛号,以这个菩提心去念,就运出了我们如来藏的功德——“古黄金”,这是一首。还有一个偈子:一声佛号一声心,心佛双忘趣转深;定久不知谁唤醒,满天霜月照幽林。你看这个偈颂,当下这句佛号就是:我们要一声佛号一声心,心佛两忘。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打成一片,都忘了,泯灭了它们的界限。所以趣入到这个深心里面去——“转深”,转到更幽深的心性里面去,这样就得到禅定了。在这个定中,“定久不知谁唤醒”,是这句佛号把我的主人翁唤醒,还是主人翁把佛号唤醒?“不知谁唤醒”,已经是没有主客体的对待了。已经是到了不二的情况下,才没有谁和谁的关系,所以才“不知谁唤醒”。在不二的情况下,这种“满天霜月照幽林”。“满天霜月”代表我们清凉的般若智慧的光明。在这里面,它能够照出幽林——幽深的菩提觉林。你看这些偈颂都代表彻悟大师确实是证念佛三昧的人,没有这样的境界他写不出来。但也恰恰我们就理解它为觉明妙行菩萨讲修行三昧是什么境界——可以把这个来作一个注解。好,那么在这样的一个修行念佛三昧当中,切记不要“亡形死心”。认为“我身体都忘记了,我没有念头了,我心死了”就是好境界。恰好相反,这不对哪!这落到外道和魔的知见里面去。那些外道修无想定就是“我什么念头都没有了”,他无非就是无想定而已。禅宗讲这个就是叫枯木禅了,那都要呵斥的。谈到枯木禅有一个公案,这个唐宋时期有很多老婆子,都是很厉害的明眼人,有个叫婆子烧庵的公案。说有一个婆子供养了一个庵主,就是禅和子——修禅的。供养了二十年,供他修行:给他一个修行的屋子,常常让一个年轻的女子给他送饭——后勤工作,能让他安心办道。有一天,这个婆子就对这个女子说:“你今天送完饭,等他吃完饭,就一下子把他抱住,就问他‘这个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这个女子还真的就依教奉行。等这个二八妙龄女郎一下了把他拥抱住:“啊,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这个庵主倒是回答了两句话:“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说了这两句话。这个女子就放了手,回去就把这个经过告诉了婆子。这婆子一听就说:“原来我二十年供养的是一个俗汉。”就走过去把这个庵主赶走了,把这个庵也烧掉了。那大家参一参,为什么?从持戒——戒律角度来看,他很讲戒律。但为什么这个婆子说他是个俗汉?你想一想,这里是不是又进入了亡形死心的状态啊?“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修行到这个程度,对吗?我们讲阿弥陀佛名号,为什么讲寂和照的统一?寂中有照,照中有寂。你在寂中一点照都没有,这就是枯木禅了。没有一点“暖气”,这就不对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还在心意识里面,他还在对待法里面。所以他是一个俗汉,他没有得到佛法的精髓。这都要注意。觉明妙行菩萨说,如是打坐一段时间,可以再起来经行念佛,然后再去持诵经典。这样经行、念经、拜佛有个次序,交叉进行。但要注意,不要匆匆忙忙,不要好像赶集样的,一口气把所有功课做完,说“我今天佛号全念完了”。但是你当下是一个敷衍了事的念头,你就不叫真正的修行。修行是心性上的细活,不是在事相上——“我把事情干完了”。一般修道人一定要遵守善知识的明智的教诲。如果不遵守知识的明诲,决定修行“劳而无益”。前面我们知道什么叫善知识,善知识就是过来人。你要到北京去,怎么问路?问一个曾经到过北京的人。如果他自己都没有到过,你去问他,说不准就问错了——他指错了路哪。善知识是明眼人,是过来人,如果不遵守善知识的教诲,过不了很久就会失败。这是要谨慎的。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无朽比丘:“我就是过来人,你要决定按我的教诲来做。”再下面谈到,净土经典以及旁涉经典所谈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一定要讲诵明白。依正庄严的境界实际上就是妙真如性的境界——涅槃的境界,也就是佛的法界。这些,作为净土的学人一定要在我们的内心熏习。熏习依正庄严,就是用真如熏习我们当下这个迷失的心,熏习一颗新生的净业种子。但这种熏习——你要让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在我们内心很熟悉,它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多生多劫熟悉的都是人间的事情、五欲六尘的东西,对这么清净平等的境界我们是很生疏的。我们可能读了很多遍《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但还是觉得像水和油的关系,入不到心里去。要把它明白、熟悉,一定要有一个耐心的渗透过程。那怎么渗透呢?可以有几种方法,或者读诵——反复读诵,或者抄写——抄经,或者一字一字拜经,再加上讲演。用这些方法,而且不断地反复,天天照面,才慢慢熟悉一点。要么我们都是懵的。熟悉之后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我们在静坐的时候,或者在经行的时候,或者在礼佛诵经的时候,这些净土的境界现前了,你当下就能觉了这个境界是好境界。是正的还是邪的,当下你就有个辨别能力。辨别能力来自什么?来自经典。跟经典相应的就是真境界;跟净土不相应的就是假的、伪的、邪的。这样就不至于被其它的境界所迷惑。尤其到了临命终时还有各种境界。有时候你看净土的一些往生者,他可能首先来的是天界的:或者忉利天的天人来接他——它也很庄严,这时候他知道这不是净土境界,他不为所动;过一下子又夜摩天的境界现前,天人吹吹打打来接他,他也不走。一定要等到极乐世界的净土现前,他才愉快地走。那在这种关键时刻,一定要平时对这种境界非常熟悉,你才能够有一个明晰的判断。按照觉明妙行菩萨这样的方法来修,而且不增不减,再加上这样一个观慧的静坐,那这个成功一定是上品上生了。希望大家依教奉行。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