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三归传授》

诸位同学: 今天为大家传授三归依,首先要把三归依的意义认识清楚。由于近代佛法的承传发生了许多误会,我们必需要辨别清楚,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佛法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宗教?严格地来

诸位同学:

今天为大家传授三归依,首先要把三归依的意义认识清楚。由于近代佛法的承传发生了许多误会,我们必需要辨别清楚,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佛法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宗教?严格地来说,佛法是佛陀对于九法界有情众生的教育,它不是宗教。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学(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发表过一次讲演,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次讲演曾经震撼了当时的佛教界,欧阳先生所分析的非常有道理。这一篇讲词经过王恩洋居士的记录流传于世,最近我们在台湾也翻印流通,提供给诸位作研学的参考。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目的、方法、宗旨又何在呢?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佛教教育的宗旨,如果用佛学名词来说,就是般若经典里面常讲的‘诸法实相’。这一句话要用现代话来讲,诸法就是一切法;换句话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人生就是我们本人。佛教教育的内容,就是教我们认清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诸位想想,这个重要不重要?世间教育,只说到人生宇宙的一部分,还未见得真实,多半在摸索、在探讨,不敢骤然下结论。宗教也不能包含我们生活的全部,只是生活的局部。由此可知,佛教教学内容范围之广大精深,是我们必须要修学的。

我们生活的空间,不仅限于现前的一个都市、一个地区,乃至于这个地球;地球之外还有太空,太空之中有无量的星球,许许多多的星球有生物,有比我们更聪明、更高等的生物,这一切全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除空间之外,还有过去,还有未来。所以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今天我们教育的范围没有讨论这样广泛,即使儒家所讲的教育,始从怀胎终至老死,直到慎终追远。儒家是一世的教育。它的教育范围,讲到人道,充其量讲到天道。孔夫子说天,说鬼神很少,人道说得很详细。而释迦牟尼佛把六道的情况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六道之外,还有四圣法界,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佛,总称为十法界。十法界都是我们活动的范围,我们都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

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认清楚了,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自然就跟从前不一样了。为什么呢?从前认不清楚,迷惑颠倒。所以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常讲的造业。造业当然有果报,所谓善业有善果,恶业有恶报,果报都是自己造作的,自己必需要承受,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代替的。由此可知,佛弟子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明了之后,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可多了,说不尽啊。第一个好处就是从今而后不再造业了。不造业就没有三途六道的果报。没有果没有报,那到哪儿去了?这就是佛在经典上常说超越十法界了。十法界是果,是报。如佛所说:四圣法界是果,都是修行证果的人;六道是报。六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如水灾之因是贪欲,火灾之因是镇恚,风灾之因是愚疑,地震之因是心地三毒不平所生的。就六道来说,三善道是果,三恶道是报。这是把标准降低,所以这个标准是可高可低的。明了之后不再造业,至少不再造恶业。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这一生,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能不能得到呢?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统统可以得到。同学们,唯独佛陀教育会给我们百分之百圆满的结果。假如我们把这一桩事看清楚了,才知道佛教教育是我们必须要修学的。佛教育的范围是尽虚空扤法界,当然超过了国界,超过了种族,超过了党派,也超过了宗教。换一句话说,九法界有情众生,人人都应当修学,都应当接受。

宗教徒学佛,从释迦牟尼佛当时,我们在经典里面就看到很多。‘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我们就看到许多不同的宗教徒,都到释迦牟尼佛的道场来求学。像五十三参的胜热婆罗门—婆罗门是印度的宗教—是宗教徒。他是婆罗门宗教里的学者,也是他们教徒的老师。就像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父一样的身份。又如扤行外道等。地藏经里讲的婆罗门女,是婆罗门教的一位女子,也都在佛门里修学,他们同样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证得菩萨的果位。从这些地方来看,就晓得佛教确实超越宗教,任何宗教徒都可以学佛。在佛陀教育里,阿罗汉是第一个学位,就像我们现在一般大学的学士学位,他可以得到这个学位。菩萨是高一级的学位,像是硕士学位,他也可以得到。佛是最高的学位,像是博士学位,他还是可以得到,也就是说他能成佛。他无需改变他所信奉的宗教。就像我们进学校去念书一样,我们到国外留学,我不需要改变我的国籍,我不需要改变我的种族,我也不需要改变我的宗教信仰,我是来求学的。佛教是教育,诸位要记住,阿罗汉、菩萨、佛,都是佛陀教育里的学位名称。九法界一切众生,只要发心向佛陀学习,都可以平等获得。当我们认识清楚,真正理解了。我们就应当发心求学,愿作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中国人俗话常说的,既然要来求学,那先要正式的拜老师。老师就把你修学的方向、修学的纲领、修学的目标传授给你,这就是‘传授三归依’,所以三归依就是正式拜老师。

我们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是根本的老师,佛陀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一直传到今天,代代承传。我们始终不忘本,不忘记这位根本的老师。实在讲,所有佛门弟子只有一个老师。过去老师的学生,在我们之前,他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我们今天也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我们跟他们的关系是同学的关系。像诸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他们都是佛的学生,是我们的学长。当然他有能力教导我们,我们也可以把他看作老师来看待,来尊重。但真正的身份,他是我们的校友,是我们的学长,我们是他们的学弟。这些关系也要辨别清楚。不能把佛、菩萨、阿罗汉当作神明来看待、来祈祷,那就错了。

佛法的修学目的何在呢?佛在经论里面常常教我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是梵语的音译,在当时五不翻的体例里属尊重不翻。这句话很重要,我们非常尊重,所以保留它的原音,用音译,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无所不知,无所不觉的意思。这是学佛人希望得到的目标。学佛首先应知我们想学的是什么?学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学的是要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佛告诉我们,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你本来有的。‘华严经出现品’里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真正平等,一切众生,不但指人天,所有一切动物、蚊虫、蚂蚁也是众生,饿鬼、地狱也是众生,统统都有跟佛一样圆满的智慧。那么现在为什么没有呢?这智慧跑那里去了?佛跟我们讲:‘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破了。也就是说我们本来是佛,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有妄想、有执著,才把自己的本能失掉了。这不是真正失掉,如果真正失掉,那就不叫本能了。那到底是怎么失掉?它确实存在,是迷失了。因此,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告诉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两句话说得很好。‘本觉’就是如来智慧德相,这是我们本来有的。本来有,当然可以证得。这使我们建立了信心,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恢复本能圆智,能够达到这个愿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