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讲记》(11)

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约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萨戒。此戒若以位约者。当此上辈三位者。即名菩萨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转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戒律分大乘小乘,非从戒本上分戒经上

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约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萨戒。此戒若以位约者。当此上辈三位者。即名菩萨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转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戒律分大乘小乘,非从戒本上分戒经上分,是由人心上分。假如是人天二乘之根器,所有一切戒皆谓之小乘戒。他纵然受菩萨戒也算小乘戒。如果是大心大行之人,他的心是菩萨心,他的行是菩萨行,他所受的一切戒皆大乘菩萨戒。就往生位而说,心地无分别执著,真正清净平等对待一切人等,即是大心大行之人,此人往生西方必在上三品。古德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标准一定要订的高一点,达不到尚可求其次。

三福中之第二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学佛人纵然未受过五戒菩萨戒,其戒律亦具足。世间戒坛上传戒是形式,受戒以后,得不得戒是另一问题,不见得受戒即得戒。如明此理,真能慈心不杀,具诸戒行,所得的是上品戒。戒律中除比丘、比丘尼戒一定要师父传授之外,其余三皈五戒、沙弥十戒、菩萨戒皆可由行者在佛像前发愿受持,只要真心发愿,终身奉行,即可得戒。比丘、比丘尼戒要有三师十证,至少须有五比丘传授才能得戒。

二明读诵大乘者。此明众生性习不同。执法各异。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为能。次第二人。唯将读诵大乘为是。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若以德用来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读诵大乘也。

这段注解是说明念佛人应当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众生根性不相同,无始劫来往昔生中之习气带到今生,世人不察,以为是遗传,其实不是。一般来说,人死之后,在中阴身时,总是要找习气相近有缘的父母投胎,佛在经中说,神识投胎有四种缘,即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无此种因缘即不会变成一家人。投生时以贪爱为主因,爱不重不生娑婆。对父母有染爱之心,遂致其相貌有像父或像母者。但是相貌在后天方面,依个人所作所为之善恶业力亦能有所改变,此所谓习染不同。学佛选择法门亦与过去习气有关。种种不同法门中,如果是行者过去生中曾经学过的法门必然一见如故,否则很难接受。凡夫无观机能力,罗汉能观众生五百世之因果,菩萨的观机能力依其品位高低而有异,如能观机,说法自会契机。所以佛为众生性习不同,说出无量法门,以适应各各不同根机。

前面一种人但用修慈持戒为能,他修此法门能有成就,若不读诵大乘经典,单单持戒也可以成就。佛在大集经中说,佛法分三个时期,第一、正法时期,戒律成就,能断烦恼,能断习气,能开智慧,能证菩提。到了像法时期,人的根性渐劣,单靠持戒不能成就。不是戒有问题,而是人有问题,持戒人的心不如已往真诚,故难成就,须靠禅定,故曰禅定成就。到了末法时期,人的根性更差,烦恼习气更重,修禅也不能成就。正如倓虚老法师说,在他一生中所见修行人得禅定者有之,而明心见性开悟者未见到一位。禅要明心见性才算成就,仅得禅定果报在四禅天,天福享尽仍入轮回。末法时期念佛成就。我们今天持戒能得戒吗?修禅这个心能定得下来吗?事实摆在眼前,就应当老老实实依佛教诲,一向专念,带业往生。正法时期的成就是说证阿罗汉果。像法时期的成就是讲明心见性。末法时期的成就是讲带业往生。

第二种人有读诵大乘之习性。其嗜好偏爱是先天的,过去生中有读书的宿习。大乘经典很多,有些人读经很容易领悟,证明过去生中曾学习过大乘经典。如过去生中未曾接触过,今生令其读诵即觉得格格不入。佛法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乃多生集功累德。如某人对某种经典特别爱好,即让他专修,一门深入,不必更改,以其专修功夫回向净土,亦能有成就。

持戒也有根性,生活习惯守规矩守法,是过去生中有戒行熏习的种子,他看到规规矩矩的生活觉得高兴。若过去未有此种子,见到规律生活觉得太拘束。理论是知见,持戒是行持。理论若无行持,理论必然落空,二者不能分家。理论是思想见解的依据,亦即正知正见的标准。戒律是行为的规范。二者实为一体。若用心专修,这一面修成,那一面同时也得到了。譬如念佛,尤其是不识字的人,只要没有妄想执著,念到一心不乱,他会开悟。有人说他既然开悟,为什么不讲经说法?应知讲经说法要有法缘,假若无法缘,讲的再好,没人听。梁武帝时代四川有一位宝香法师,在四川一带讲道,但没人听。有一天宝香法师座下一位居士到京城办事,顺便拜访宝志公(世传观音化身),宝志公就问这位居士:‘你们四川的香贵贱如何?’他答复说:‘我们四川的香很贱呀!’宝志公说:‘既然贱为什么还不走呢?’后来他回四川见到宝香法师,即将与宝志公的对话转告香师。过了几天香师令人在庙门口挖一大坑,储满了水,作成池塘。香师平时戒律精严,常劝人持戒禁杀吃素。有一天庙里举行法会,招待信徒,备有鸡鸭鱼肉荤席。吃完之后,香师带信徒到池塘参观。他从口中吐出所吃的生物,到水中都变成活的。吐完之后就圆寂了。他因为听了宝志公的话,既然贱为什么不走,他就走了。这才晓得他是一位得道的高僧。佛家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不是佛不度他,而是他不接受佛的教诲,佛亦无可奈何。

戒律中有‘五乘三佛’,‘三佛’是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五乘’是佛、菩萨、声闻、天、人。佛门戒律以本宗经论为例,观经三福中之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能把这四句圆满作到,来生决定不堕三恶道,然而六道非真实,如一场梦,既然知其虚幻不实,何必认真。明白事实真相就心开意解,烦恼去了一大半,再也不会念念为自己设想,如真有智慧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普施一切众生,绝不自己贪图享受,否则必错到底,无可救。如果自己环境很好,生活优裕,应借此机缘,修布施供养,成就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以及大慈悲心与大慈悲行,这些都是真实的。凡夫迷惑颠倒,他有机缘也不修真,而去造罪业,作威作福,欺压善良,造无边罪业。觉悟之人知道三界六道不是我们久居之地,被业力牵著走,自己一点作不了主。但是人天善法还是要修,修了之后绝不贪图果报,把这点善果回向求生净土。小乘戒律超越三界,是出世的,纯属自利,菩萨戒律是自利利他,属大乘戒。大乘戒律建立在小乘戒律之基础上。出世之后再回来度化众生,不是只在世间行善,若不出世乃凡夫戒,并非大乘菩萨戒。小乘戒是比丘比丘尼戒,讲到戒条并不多,比丘戒纯属于戒条的总共只有十七条。前面有四重戒,后面十三僧残,(此罪仅次于波罗夷重罪,必依僧众行忏悔法,救犯者之残命。)往下有二百余条均属威仪礼节或风度。戒律中以杀盗淫妄四种为根本戒。五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都有此四条。在现代社会中讲经讲论时有所闻,而讲戒的则无。第一、自己持戒并不精严,教他人时难于出口。第二、受持戒律,左也犯罪,右也犯罪,大家也不愿意听。因此三学中缺了基础,在修学成就上发生严重的障碍。净土法门念佛不能成就是因为没有持戒,不持戒心不清净就不能得定,自然无法达到一心不乱。三无漏学因戒生定,无量寿经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就是戒律,希望念佛人对此数品,多读多诵,记在心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